3)第352章 大明有这个底气_大明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吏司郎中潘德善,又与那位名垂千古的治河大臣潘季驯是否有什么关系。

  可不就是潘季驯的法子嘛。

  潘德善此刻心中愈发的紧张了起来,太孙自从发问,自己回了话后,已经有好一阵没有开口了。

  眼前,是这一次黄河大水,兰考县两处决堤之后,扩地百里的洪泽湖。

  在所有人的视线中心位置,眺望台的最前部,身着曳撒,迎着江风的朱允熥轻叹一声。

  可是在他两人身后的其他人,却是心跳加速,一个个瞪大了双眼。

  似乎潘季驯就是湖州府人啊。

  “臣观先贤大禹治水,不类父,改堵为疏,则大河驯服,华夏繁衍。”

  朱允熥低声念叨着:“似乎,耗费颇多,牵扯颇广啊。”

  潘德善喝完茶,抹了一把嘴巴,看向皇太孙,挥手指向舰队前面扩地百里的洪泽湖,以及上游肉眼可见的黄河河道。

  没有很多的想法。

  “在下有过计量,筑坝、修堤、疏通等等凡事,年费钱钞粮草三百万。预计,筑坝费工总计百万,修堤费工百万,疏通等事费工百万,此乃三百万之臣民费工。”

  周围的随行各部司衙门官员,不由的目光移向了站在太孙跟前的潘德善。

  “殿下此次坐镇开封,清理洪灾,解决大河溃决之事,此般种种不可不理,自上而下,千里之地处处都需朝廷花大钱、下大力,方可成百世太平,驯服黄龙,泽被大河两岸子民。”

  没有人表现出急不可待,想要一探潘德善治河之策的究竟。

  少顷,大多数人都统一了态度,面对朱允熥躬身作揖,发表着他们这些大明政治参与者的意见。

  他需要让人将这潘德善的生平过往都查清楚,等到太孙需要的时候,便可一并交由太孙阅览。

  是生是死,是名垂千古,还是被评为纸上谈兵,皆在此朝。

  他知晓如何治河,却不可能做到事无巨细。

  潘德善更是浑身一颤,目光有些呆滞的转过来看向近在眼前,正面带微笑盯着自己的皇太孙。

  潘德善有些意外的看了看正对着自己露出微笑的太孙府总管雨田,接过茶碗:“臣谢殿下,有劳雨大伴了。”

  “说!详说你的以河治河之法!”

  朱允熥挪挪嘴,指向跟前的潘德善。

  这是舰队要停靠岸边的讯号。

  “臣启殿下,中原之地,自上古三皇五帝,便与大河纠缠,河道数度更迭,肆意河南、山东、河北、直隶等地,百万臣民无不牵累其中。”

  而在队伍前部三艘战船后,则是一艘九桅十二帆的大明宝船,行于江面之上,如履平地,毫无波澜。(未考证宝船内河使用,此处仅为艺术效果)

  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锦衣卫,立于船舷两侧,目光威逼运河两岸,严防宵小靠近。

  桅杆上如同水猴子一样的水手,亦是一手抓住桅杆顶部,一手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