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章 淮右郡王_大明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里取出空白圣旨,摊平在自己面前,而后目光动容的看向朱元璋。

  “皇孙允熥,醇谨夙称,恪勤益懋。”

  “孝行成于天性,子道无亏;清操矢于生平,躬行不怠。”

  “兹令,授宪章册宝,封淮右郡王。”

  朱元璋一字一句诵读而出,解缙低头秉笔,游龙走凤。

  待圣旨拟好,解缙恭请,太子爷朱标从一旁取了皇帝宝玺,加盖于上。

  这便算是成了。

  而詹徽等人,又是一番惊叹。

  陛下这番册封之言,显然也是早有准备。

  要不然,依着让日里陛下的行事风格,大概就只会余下最后那一句话了。

  直到这个时候,众人终于醒悟过来。

  今天就是一场局,一场由朱元璋亲自布下的局,一切都是早有预谋,所为的不过是将大明龙兴之地,祖宗所在,封给朱允熥而已。

  下一步呢?

  下一步陛下又会将什么封给这位淮右郡王?

  詹徽等人,好似默契一般,齐齐的看向正在谢恩的朱允熥。

  只怕,大明朝皇太孙的位分,从今天开始,就将再无争议了!

  明日。

  不!

  只消晚些时候,这道旨意送出宫,经由中书明发朝廷,整座大明朝堂都要议论起来了。

  早已站队了的人会弹冠相庆,中立观望的人会跟随下水。

  没来由的,一众奇怪的感觉,在詹徽等人的心头升起。

  大明朝真的已经三代而定了吗?

  朱元璋哪管这些臣子如何想,见诸事已定,自己想要的结果已经办成,抬头看向几人。

  “你们去吧,咱家爷孙三人要关起门来说会话。”

  詹徽等人心中已经是思绪万千,见皇帝赶人走了,纷纷躬身行礼,退出中极殿去。

  这厢,没了外人。

  朱元璋长出一口气,大笑一声:“你小子今天算是歪打正着,不然咱也不好无功封赏你。”

  太子爷朱标在一旁苦笑一声,他想到前几日老爷子才说过的,要找个机会给自家崽一个大大的封赏。

  今天终于算是看明白了。

  只是……

  他看了一眼朱允熥。

  朱允熥这时也已经躬身抱拳,面有犹豫:“爷爷以我大明龙兴之地,祖宗所在,郡国孙儿,是否不合礼制。孙儿年少,无功无德,凭空得此封赏,实难担当,心生惶恐。”

  朱元璋一瞪眼:“让伱替咱看着老家,你还有意见了?”

  朱允熥顿时哑然。

  朱元璋白了朱允熥一眼,张张嘴话到嘴边,却是一转:“滚吧,等回头再吩咐你事情。”

  朱允熥稍稍一愣。

  老爷子这是另有图谋?

  心中存疑,他也只能是躬身告退。

  等到朱允熥走后,朱标看着老爷子,面露无奈。

  他低叹一声:“父皇今日改封允熥于淮右,大抵于刘三吾、詹徽等人所想,有所不同吧。”

  中极殿内此时只剩下了朱元璋和太子爷两人。

  朱元璋听到太子爷这般说,顿时嘿嘿一笑,脸上露出计谋得逞的得意笑容。

  在朱标的注视下,朱元璋竟然是摇头晃脑的卖起关子来,神秘道:“你也等着,咱这回儿定要办成那件事情!”

  朱标眉头皱紧,看着老爷子那一脸得意的笑容,只能是摇摇头取了一份未曾批阅完的奏章放在面前继续审阅。

  宫中。

  被赶走的刘三吾等人走在一块。

  解缙这位年轻的翰林学士,双手揣在衣袖里,挺着肚子,慢悠悠的跟在后头,不时的抬头看看头顶那轮烈日。

  心里想着,往后大抵是要多去东宫走动了。

  不为别的,一天一份冰淇淋和冰沙怎够他消暑的?

  走在前头的刘三吾等人,却是面色各异,只是一个个皱紧眉头,沉吟良久,不见一人率先开口。

  到了最后。

  却还是吏部尚书詹徽最先开口。

  “陛下今日改封皇孙为淮右郡王,想必诸位都能明了其中玄妙吧。”

  几人默默点头,心事此起彼伏,如浪涌不歇。

  詹徽又道:“诸位以为淮右郡王现今如何?”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