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17章 汉奸必须死!_大明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看见,但这巷子里的脚步声,就是那群该死的倭鼠!这帮倭鼠走路的动静很容易分辨,鬼鬼祟祟的脚步声,老头子记得很清楚!”

  孙成脸上露出笑容:“听到声音是从哪个方向来的,又往哪个方向去的?”

  老翁很干脆的挥手一指,指向了府衙街边上的那座宅子。

  “从那边过来的,往东边去的。”

  孙成当即抱拳:“感谢您老了。”

  说完他就准备带着人离开。

  老翁却是喊了一声:“慢着。”

  孙成停下脚步,回头看向老人家。

  “巷口那边老李家的孙子,那天一直在巷口玩,他老母当晚还揍了那小子一顿,你们去问问看。”

  孙成愣了一下,然后抱起双拳:“谢了!”

  老翁挪挪嘴,没有出声,摆了摆手,连院门也忘了关,便往家中走去。

  路上,老翁还满脸鄙夷的嘟囔着:“那帮倭鼠怎么还没死绝?”

  孙成完全没有想到京师百姓会如此的热情。

  尤其是在倭人的问题上。

  譬如,巷口那老李家的孙子,原本振振有词什么都不记得了。

  然后在他老母接连一阵的狠揍之下,哭声震天的为孙成指了一个方向,并且发誓如果说的是假话,这辈子尿尿都会洒在脚上。

  在取得那孩子老母的确定之后,孙成便满意的离开了。

  这一伙潜入应天城的倭人很谨慎。

  孙成他们这一队人,整晚都在应天城里打转。

  那些倭人似乎是知道事后会有人追查线索,以至于到了子夜之后,孙成这才带着人,站在了应天城小安德门外面。

  而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在城中七绕八绕的穿梭了大半夜。

  应天城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概念。

  自从朱元璋占据应天城之后,便开始营造这座城池。

  等大明立国的时候,朝廷又下旨迁徙地方富户定居京师,且一同下旨扩建应天城。

  于是,应天城从里到外,就有了皇宫、皇城、内城、外城这样的区分。

  小安德门就在应天城南,聚宝门西南方。

  而在小安德门里面,则是聚宝山。

  山西边有好几座寺庙。

  有关于这批潜入应天城的倭人最后的去向,还是能仁寺的一个小沙弥告诉孙成他们的。

  出了小安德门。

  便是真正的应天城外了。

  得益于近几年应天府大力开发治下经济,顺带着又给应天城外的田地和村庄重新规划。

  如今的应天城外,可以用阡陌交通,纵横均匀来形容。

  一座座村庄,刷着整齐的洁白石灰墙,所有的屋顶都是产自应天府的红色砖瓦。

  大明对百姓而言,总是格外的宽容和大方。

  除了不能用明黄琉璃瓦,百姓用什么颜色的瓦片都是可以的。

  而当初时任应天知府邹学玉又觉得,红色瓦片盖在屋顶上,很是鲜艳喜庆,于是整个应天城外的村庄都换上了红瓦片。

  “倭人出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