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7章 静好_魏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旧部家小安置妥当。比如给旧部的后人安排个亭长之类的职务,或者让他们桑梓所在的县府画出足够的田亩,令他们温饱无忧。

  顺着这个话头,夏侯惠还提及了与王基结交之事。

  他想造纸。

  让家中有个可营收的产业。

  正好阳渠西端坞堡这边的田亩,有十余顷都是桑麻坡田,若仅是作养蚕织布之用徒附佃户们也忙不过来。

  且他还信誓旦旦的声称,待他将纸张造出来了,还可以录上她阿父王肃注释的书传制作成册,售卖或者赠送给他人,好让更多人接受与认可她阿父的学说。

  对此,王元姬听罢自是笑靥如花的谢过。

  虽然在她看来夏侯惠应是不会成功的。

  生长在诗书传家的她,哪能不知道,不管权贵还是世家皆对极容易损坏的纸张不喜?焉能将极为珍贵的经义注释抄录在不易保存的纸张上?

  但她没有给夏侯惠的热情浇冷水。

  毕竟二人才刚刚成亲呢,他就想着为王家做些什么了,这份心意很难得不是吗?

  另一个理由,则是书传经义乃现成的。

  在她的嫁妆之中,除去夏侯衡假王家之名给予的洛阳城西小宅不算,她家中只是给予了些许财帛细软,但送过来了许多王肃亲自注释的经书。

  皆是在天子曹叡指婚后,王肃授意她亲自抄录的。

  这也是与世家联姻的好处。

  不仅能得到庙堂之上的人脉帮持,还能获得诗书传家的底蕴。

  所以,夏侯惠若想抄录书传经义注释在纸张上制作成册,也不会去叨扰到她阿父王肃,就让他随意折腾吧。

  当然了,这些都不是她觉得这边生活很静好的主要原因。

  而是关乎夏侯惠的为人。

  在成亲之前她就曾担忧过,素有刚直之誉的夏侯惠在生活中会不会严厉刻板、难以相处。

  尔今看来却是她多心了。

  成亲后相处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让她发现自己夫君的品行与流传在朝野市井中的评价完全不一样。

  几乎是判若两人。

  或许,是居家与在职署公不同的关系罢。

  她的夫君一点都不严厉刚愎,相反,很是平易近人。

  不仅不曾呵斥过家中的仆婢杂役或者徒附佃户,偶尔还会心血来潮亲自给这边的小儿教字书或者武艺。

  还有,身为功勋权贵之后、生来锦衣玉食的他竟是通厨艺。

  一点都没有如其他士人一般讲究“君子远庖厨”的迂腐,隔三差五就自己动手炙豕肉、闷羊肋或犬肉什么的,以自娱乐。

  由此可见,他还真不是酒肆闲人们口口相传的模样。

  对了,她也喝到他泡的茶了。

  有一日的午后闲情,她打算煮茶自饮读书传打发时间之际,夏侯惠也刚好督促徒附学习青州东莱匠人的造纸技艺罢归,看到她想煮茶时,便也想起了成亲当日的话语,当即就兴趣勃勃的给她演示泡茶而饮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