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8章 鲜卑_魏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了让田豫募兵之举。

  至于仅仅依靠两千人的外族骑兵,也无法进图河套平原嘛

  事情一步步来。

  当务之急,是要在雁北桑干河谷立稳脚跟。

  待屯田有积谷、广施恩惠招揽一些杂胡小部落来依附,争取到一些实力强劲的大部落愿意在魏国与鲜卑轲比能的战事中两不相帮后,再作增兵计议也不迟。

  这便是如今田豫还未赶去并州赴任的缘由。

  也是毕轨兵败的诱因之一。

  果如天子曹叡所担忧的,他确实是有了与田豫争功之心。

  不管怎么说,牵招先前定计的时候,他也是参与其中的,如今将要实施了,庙堂计议竟是将他给排除在外了!

  对此,他委实意难平,更无法接受。

  也想着趁着田豫来并州赴任之前,做出些功绩来好让天子侧目,酌情将他放入经营并州的计划中。

  毕竟,经营并州乃是定边之功,孰能不贪慕呢?

  且他乃是天子潜邸旧臣,若是在边地有了功绩,日后归洛阳了还担心不位至公卿吗?

  刚好,此时就有他可以证明自己的机会。

  先前被牵招引入内附的、被魏国授予魏保塞鲜卑大人步度根此些时日频频与轲比能私通,似是将要叛逃出塞。毕轨得悉确切消息后,便连忙上表洛阳庙堂,声称自己将引兵出塞威慑轲比能,让步度根审时度势、不敢叛魏出塞。

  想法很好。

  守土有责之心也可嘉。

  但他缺乏了军争权策的战略目光,以及没有足够的军事能力。

  天子曹叡与庙堂诸公都知道这点。

  故而,在看罢他的上表后,当即便觉得毕轨此时引兵出塞乃是大谬之举。

  理由是一旦魏兵出塞了,不但没有对时局有利,反而会让轲比能与步度根因为共同抵御魏军的外部压力,变得戮力一心!

  正确的做法应是静观其变。

  继续屯兵边塞、严阵以待坐等这两部鲜卑再次内讧才对。

  反正步度根原先在塞外的时候,可是一直与轲比能相互攻伐的,再次联合了也不可能持续多久的和睦相处。

  然而,庙堂诏书还没有送到并州,毕轨就已经领军出雁门关屯兵在阴馆县了。

  其实毕轨为人是很有才华的。

  但止于文学与治理地方,在军略这方面就没有什么过人之处,算是中人之姿罢。可为听从号令行事的将率,若是为督将那就太勉强了。

  然而,他自己并没这点自知之明。

  尤其是如今有了争功之心,更是有了利令智昏的味道。

  当轲比能亲自引着上万骑至楼烦关迎接步度根的部落出塞时,毕轨竟不自量力的派遣了苏尚、董弼两位将军引兵沿恒山山脉北麓西进,希望能够在楼烦关堵住将要北上的步度根部落。

  在塞外之地,有上万鲜卑骑兵在侧虎视眈眈之下,竟是让数千步骑急匆匆行军,这与送死有什么区别呢!?

  可怜的苏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