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四章 制衡的手段_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游弋在印度洋的幽灵部队实质上的旗舰。

  联合狩猎的要求很简单,猎杀一切被列入攻击目标的船只,而其中,被运往阿富汗的日军运输舰队则首当其冲。

  速战速决是战争所追求的不二法门,任何战争都要避免陷入相持的泥潭,庞大的军费并非由战争初期猛烈的进攻所产生,而恰恰是相持阶段的冗余产物。

  无论是二战时期德国人的闪电战,还是苏联的装甲大纵深,又或者是美军崇尚的饱和轰炸,终结起最核心意义,无一不是速战速决的理论延伸。

  但是有些战争是注定不能速决的,尤其是眼前这场关系到中亚走向的战争。

  张伟刚刚从总部得到的命令内容很简单,但是执行起来却要艰难的多——阻击日本海军运输部队。

  ※※※

  “谁控制了印度洋,谁就控制了亚洲。”——虽然不过是马汉在《海权论》里,期望战争发生在亚洲那一厢情愿的想法,但是印度洋的战略位置,也因此被突显了出来。中东联系整个东亚的要冲就在印度洋,所有船只都需要经过印度洋才可以到达东亚,争夺印度洋也成为了各国远洋海军首要的目标之一。

  经过朝鲜一战,日本海军显然对于中国潜艇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最强大的防御无法抵挡最强大的进攻,单纯的反潜显然并不能根除潜艇对水面舰队的威胁,真正的反潜,是对潜艇的进攻和钳制。

  赤星庆治自知自己是在海军危难的时候接任幕僚长这个职位,而对于为什么选择他来接任,他更是心中清楚。

  73年从防卫大学毕业的他,属于军队中典型的少壮派,而对于海军现阶段的颓势,他所要起的作用也并不仅仅是激励。虽然身在海军,但是赤星庆治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和飞机打交道。无论是96年接任的第三航空队司令,还是2000年的航空集团司令官,都显示着他浓厚的空军背景。

  让他这个具有统领空军经验的将领统帅海军,显然,防卫省的意思已经让大多数人心中有数。

  二战时期,仅飞机所击沉的潜艇就达到412艘,占所有被击沉潜艇数量的37%。为了能抗衡对日军威胁最大的潜艇,赤星庆治是有必要发展海上自卫队的航空兵力量以克制敌人潜艇部队的时候了。

  “呜——!”低沉的汽笛声在码头忽然间响起,伴随着悠长的声音,代表着日军运输舰队主力的“大隅”号第三舰以及“根宝”号运输舰,在强大海军力量的护卫下,搭载着近千名日本陆军士兵的运输舰队,缓缓的驶离了东京湾母港,他们此去的目的地是支援阿富汗的日军,而此去路程,必将经过印度洋。

  ※※※

  阿廖沙现在每每想到死亡都没有了当初的恐惧,而觉得异常的平静。对于他来说,或许现在死掉,未尝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