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章 分割_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必然要付出足够的代价。对付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公司,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分裂,这永远是百用不爽的招数,欧盟作为一个松散的联邦制国家,某种意义上来说,仅仅是依靠法律和条文来约定了边界和范围,而一个真正的国家需要的不仅仅是法律,还需要原本法律更重要的民族文化,民族习性,甚至主体民族,也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让国家完整紧密。

  欧盟显然没有以上的定义,这也意味着他远比想象的更能产生裂痕。

  针对西班牙的计划就是着眼于此,要想分裂欧盟,首先要做的就是在欧洲找一个落脚点,西班牙显然符合丁文彦对于落脚点所有的要求,所以,才有了针对西班牙的进攻。

  中国人有句古话,叫做不患贫而患不均,从战争的角度来讲,就意味着没有哪个欧盟联邦国会为整个欧盟承担战火和损失,所以打从一开始,针对整个欧盟的进攻就仅仅局限在西班牙境内,或许丁文彦拥有的武力无法将整个欧洲变成废墟,但把西班牙的几座城市变成战场却足够了。

  整个欧洲可以承受几座城市甚至几十座城市的损毁,但一个小小的西班牙显然无法承受,那么,欧洲的态度在此刻就很重要了,面对丁文彦的进攻,欧洲人只有两种选择,第一,倾尽全力帮助这个承受战火的国家,第二,有限度地帮助,将丁文彦拖在这里,并且一直到他暴露破绽。

  选择第一种办法,等同于以石击卵,以雷霆千钧之力瞬间秒杀对手,当然如果一切朝着完美走向前进的话,那么在短时间内集结大军干掉丁文彦自然是优上支选择,但是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呢?对于欧洲来说,也就意味着他们的主力将会被丁文彦有限的兵力所调动,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兵力上悬殊的差距,意味着消耗上海量的对比,无论是对峙还是猫捉老鼠,最终欧盟都会因为战争的迁延不愈而空耗国力,并最终在决战中一败涂地。

  所以,在没有把握将丁文彦一击必杀之前,倾尽全力等同于慢性自杀。

  而选第二种办法呢?将战火局限于一个成员国的境内,并且用添油战术牵制住中国人,将战争从双方军事上的较量转换成国力上的消耗,相信,即便是中国人已经控制了大半个欧洲,也无法完美地维持对远征军的补给线。

  以远击近,即便是维持局部战争兵力的后勤补给,也意味着要消耗庞大的资源,中国人也必然会因此打出内伤。损失一个西班牙,却换来对整个中国的打击,欧盟的领导者不是傻瓜,自然之道要如何选择。

  但似乎有人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在这二选一的选择中,西班牙人的意志没人考虑。

  西班牙人愿不愿意为了伟大的欧洲甘心奉献?是不是愿意为了民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