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24章 下山的招数_抗联薪火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命令自然是得到了队员们无声的执行,不过有的队员却笑了。

  说实话,就时下的东三省,别说年轻人了就是四五十岁的人都极少有打呼噜的。

  打呼噜那是胖人、生活富足人的“富贵病”,你看个哪腹中瘪瘪的人睡觉时会打呼噜?

  雷鸣坐靠在树干上,周让又靠在了雷鸣的肩头,两个人吃着还是从卧里屯带出来的一些吃食喝了一些水。

  然后雷鸣躺下周让顺势就倒在了雷鸣的怀里。

  现在还是在日军的包围圈之内,没有人可以说话。

  周让老实不客气的解开了雷鸣上衣的衣扣,感受着那分温暖与温馨听着雷鸣的心跳声进入了梦乡。

  至于雷鸣,睡的比她还快呢!

  拿得起终究要放得下,若是做不到这点,那雷鸣小队的人岂不会被紧张的战斗拖垮?

  夜色笼罩着山林,远处有几点篝火,那是日军在取暖。

  黑龙江温差很大,虽然现在夜里已经不会上冻,但也就零上十来度的样子。

  日军自然是不肯挨那冻。

  可于雷鸣小队来讲,就这样的天气和冬天比起来已经是天堂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夜色愈发的深沉。

  雷鸣小队藏身的山顶上是他们睡着时的那一片细密的呼吸声。

  可也仅仅是半夜子时,雷鸣和周让就动了。

  “小六子你小心点。”周让低声说道。

  雷鸣“嗯”了一声后,他便背着一盘绑腿结成的绳子小心翼翼的往山下去了。

  注意,是“去”而不是“走”!

  准确的说也可以是往下爬

  坡度达到六七十度的山坡,人在白天上下的时候那都得小心翼翼的,更何况现在是黑夜!

  为什么日军不会往这样的山上爬,那自然是难爬,他们想当然的认为雷鸣小队不会选这样的地方躲了起来。

  而同样,山坡这样陡,雷鸣想带着小队在这黑夜之中撤下去那自然是需要高招的。

  他的高招就是身上背着这盘绳子!

  绳头已经系在山顶的树上了,雷鸣却是边下去边放这盘绳子。

  在感觉不到身下有树木的时候,他就拽着绳子往下退,如此一来他自然是不担心失足跌下山去。

  不过,再怎么说这也是个技术活,是个慢活,

  所以雷鸣才会只睡到十二点就爬起来往下放绳子,至于说其他队员他压根就没有叫醒。

  都是血肉之躯,雷鸣小队的人身体素质固然都不错,却也是需要休息的,而他们又凭什么总能跑在身体素质也不差的日军的前面?

  那是因为他们心中都有一口气,那是一种在中国东北被称之为“不蒸馒头争口气”的那种气。

  当然这种气也可以叫作中国人自古有之的那种“浩然正气”的“气”。

  而最确切的说法,则是可以叫作“中国志气”的“气”!

  雷鸣把那绳子放的很慢,那是因为危险,整个过程雷鸣便跟如履薄冰一般。

  纵是雷鸣身手很好,他把那盘绳子从山顶往下放完也足足用了一个小时。

  而这个时候,雷鸣也已经是满头大汗了。

  可就是这样的话,雷鸣也只是把那盘绳子刚放到半山腰罢了。

  之所以放到半山腰,那是因为绳子已经放尽了。

  雷鸣他们行军打仗不可能带那么多绳子,他们用的这还是比较细的绑腿。

  如果他们用的是拇指粗的绳子的话,那他们根本就无法携带!

  没有生活常识的人永远不知道,一条长度达到百米的绳子会盘成多大的一盘!

  真是慢啊,早起的鸟有儿有虫吃,此时的雷鸣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

  黑夜之中,大山依旧在沉睡,远处日军的篝火依旧在闪亮,而雷鸣小队已是开始顺着那条绳子往下爬了。

  当绳子用尽到达半山腰时候,雷鸣却是又一个人顺着绳子爬上了山顶。

  绳子只有这一条,他却是需要把绳子解下收回来接着从山腰再往山脚放。

  磨叽吗?磨叽!

  真磨叽吗?真磨叽!

  可世界上哪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呢,更何况这是决定生死的战争,丁点的胜利后面则是无数看不到的付出!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