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美丽的西双版纳_欲海逍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秋林转战湘潭的成绩并不理想。电线电缆厂确实是一家中型企业,但以生产塑料线缆为主,几乎不用胶。他在市内转了三天,终于找到一家民营橡胶厂,销掉了十多吨,总算不虚此行。

  回到长沙,刚好赶上省橡胶厂进货,吃进了他们的全部库存,使这笔跨年度的大生意划上了句号。利润当然被市场打了折,但兄弟俩每人仍然分到了三十多万。李总有意要他们把钱投入再生产,但架不住好说歹说,无奈同意他们各自存入银行。秋林带些钱回家,给老婆存了起来。三天后,他匆匆忙忙赶往昆明,采办这一年的第一批货物,从此开始常规经营。

  时间一晃就到了农历八月。其间,他利用等资金的时间,到国内第一大橡胶产地海南,和另一个刚发展起来的橡胶产地广西转了一圈,随后又经云南的河口跑了一趟越南。这是文强的主意。橡胶市场呆滞,资金周转速度愈来愈慢,他认定关键问题在进货环节,希望从其它地方找到低廉些的货源。秋林知道这纯粹是徒劳。随着信息产业的蓬勃兴起,几乎每个稍有实力的商人都佩上了手机,没有人会因为不了解行情而贱卖商品,但是,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利用这个机会玩一玩,看看是否可以找到其它机会。基于这种想法,他在每个地方停留的时间比预定的都要长些。结果,除了观赏风景名胜领略民俗风情之外,他几乎一无所获,看似悠哉游哉的生活平添了几许彷徨和焦虑。他逐步意识到,生活的轨迹表面上很顺溜,似乎没什么令人担忧的迹象,但是,正是在这种顺溜中潜藏着一种可怕的惯性,不知将滑向何方。他想跳出来,可一时找不着新的突破口。

  在经营问题上,他的看法和文强刚好相反。他已经意识到,国内卖方市场格局向买方市场格局的转型可能已经完成,眼下的物价上扬仅仅是市场对货币贬值政策所作出的正常反应的尾声。他认为在糟糕的市场形势下,必须加强销售环节的力量,在这方面多想办法,尤其必须坚决停止赊销。市场确实不如人意,但是,几乎每个成功商人都是在别人顶不住的时候顶住了,从而一步一步走向辉煌的。空闲时,他把这些想法写在纸上,寄给文强,希望在根本问题上取得一致。父亲很赞赏这种方法。他一生胆小怕事,坚信”和为贵”,尤其不希望两兄弟闹分裂,使他夹在中间为难。在电话里,他表示愿意劝一劝文强。

  但是,父子俩的努力都白费了,文强一直停留在内斗情结中,无力自拨。在橡胶经营走上正轨后不久,他就提出了一个新的计划:在昆明办一个橡胶制品经营部;用胶在湖南换制品,返销云南,或换橡胶。他认为这样可以加快资金周转速度。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