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6章 苏樱_诸天从神探狄仁杰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6章苏樱

  沈忧之和怜星下山之后,沿着长江水路向东而行,出川入鄂,见识了数不尽的风土人情,最终在汉阳码头停下。

  汉阳乃是航运中转的重要节点,也是众多水路交汇的中枢,每天都会有无数船只再此地停靠。

  两人甫一下船,便见识到了码头的热闹。

  垒货的脚夫,进货的商贾,摆摊的渔民.各行各业的人汇聚在一起,呼声震天,喧闹非常。

  “来来来!看一看了啊,新鲜的长江水货啊!”

  “要住宿的瞧一瞧!本地最好的客栈!”

  “唉!让一让,让一让!卸货了!卸货了!”

  “开工了!开工了!都别睡了!”

  这一声声的吆喝,无疑都彰显了当地人的生活,蕴含了本地的人文风貌。

  虽然烟火气浓厚,但沈忧之和怜星都不喜欢凑热闹,所以并未在次地过多停留。

  怜星久居深宫,此回更是第一来到荆楚之地,故而感到十分新奇。

  尽管本地的许多方言她听不明白,但也因此有了别样的新鲜感。

  “久闻荆楚古迹甚多,我们现在要去哪里?”怜星好奇地问道。

  荆楚位于长江平原,孕育了数千年的文明,自然是名士辈出、古迹甚多。

  但要说其中最出名,当属黄鹤楼无疑——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的这首《黄鹤楼》,就连诗仙李太白都为之折服,无奈留下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叹息。

  人文与地理总是相辅相成的,地理养育了人文,反过来人文也会让地理更具历史气息。

  黄鹤楼催发了崔颢的诗性,崔颢的诗文也同样提升了黄鹤楼的名气,让这座始建于三国时期的楼阁,历经千年风霜后仍旧为人称道。

  话虽如此,但黄鹤楼位于蛇山之巅,与汉阳仍有一江之隔,所以沈忧之并不打算直接去那里。

  “先去龟山,再去蛇山。”沈忧之缓缓说道。

  龟山位于汉阳,蛇山位于武昌,二者隔江相望,一起构成了“龟蛇锁大江”的壮观奇景。

  传说武当的张真人便曾游历龟蛇二山,并于梦中得真武大帝座下的“龟蛇二将”点化,这才寻至武当山建立道统。

  “好。”怜星微微颔首。

  龟山前临大江,北带汉水,西背月湖,地理位置颇为险峻,但山势并不高耸,山形微微隆起,如同一只巨龟。

  相传大禹治水到此,遇一水怪作乱,数载不克,后得灵龟降伏水怪,治水成功。

  灵龟化为一山,即为龟山。

  故而在龟山之上,有禹功矶,禹王庙,摩崖石刻等记录禹王治水功绩的遗迹。

  当然,相比于后世的旅游景点,当下的龟山十分原始,放眼望去尽是密林杂树,难见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