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章 鬼神之论_诸天从神探狄仁杰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越快。

  就连最大的显学儒学也一样如此。

  唐朝还好,文武尚未泾渭分明。

  但后世的腐儒和春秋时期孔夫子说的儒生,还是一样的吗

  即便如此,也不能因为个别的酸儒而全盘否定儒家学说。

  同样地,更不该因为个别的邪道、淫僧而全面否定道佛的任何一方。

  自然科学才有绝对的是非,人文社会科学只有适合与不适合。

  沈忧之学道,是因为他本性近道,但他也从不贬低佛学。

  对他来说,任何学问,都是前代先贤的智慧,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应该预设立场,在不加思考的情况下全面否定。

  狄仁杰见沈忧之对王知远之流不屑一顾,心中已然有了几分好感。

  这并非狄仁杰对道士有偏见。

  相反,道教乃是李唐国教,虽然武皇登基后,为了削弱李唐的政治影响,开始崇佛抑道,但李唐多年来对道教推崇的影响并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

  因此,狄仁杰不是不喜道士,只是对王知远之流嗤之以鼻:自古以来,以鬼神巫蛊之说谄媚君上的,又有哪一个是好人?

  “殿下。”

  狄仁杰思虑片刻,最终决定将最近听闻的“滴血雄鹰”之事告诉沈忧之。

  “老臣近日闻得一件奇案,神都脚下的永昌县”

  狄仁杰将永昌县发生的滴血雄鹰案仔细地说给了沈忧之听。

  说完,他又补充道:“不仅是神都,剑南、陇右、河东三道,也相继送来公文,说当地有同样的案件发生。”

  沈忧之闻言,“思虑”片刻,说道:“阁老的意思是,这滴血雄鹰案,与宫中闹鬼案极有可能是一人所为?”

  安王果然才思敏捷,当真是一点就通!

  狄仁杰心中赞赏到。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任何事只要提到关键就能通透前因后果。

  “虽然没有证据,但老臣隐隐感觉到,这两桩案子一定有着内在的联系。”狄仁杰抚须微笑道。

  隐隐感觉?

  你直接说偷偷看了剧本不好吗?

  沈忧之腹诽到。

  不管何时,只要狄仁杰说到“隐隐感觉”,那就表明他猜对了。

  这种可怕的直觉,已经无法用科学来解释了,只能归结为天赋异禀。

  “能在四道十州各地,同时掀起‘滴血雄鹰’的诡案,这背后之人的势力,非比寻常啊!”沈忧之意有所指地感叹道。

  其实不用他提醒,狄仁杰也能想到这一点。

  剑南、陇右、河东三道同时发生的“滴血雄鹰”命案,毫无疑问是同一股势力在策划。

  能有这种覆盖全国的影响力,策划之人的势力又岂容小觑?

  “莫非是蛇.”狄仁杰忍不住小声惊呼。

  “嗯?”沈忧之略显诧异,问道:“阁老?您说什么?”

  “哦,没什么。”狄仁杰连忙笑道:“老臣不过是想起一些其他的事。”

  蛇灵这个组织,自幽州案后,狄仁杰一直在注意,甚至专门将它写进了幽州案的奏折里,想借皇帝专属的内卫来查一查它的踪迹。

  然而这几年过去了,竟然还是一无所获。

  连遍布全国各地的内卫都查不到蛇灵的踪迹,这不得不令狄仁杰对这个神秘的组织的势力感到震惊。

  因此,他不由得猜想:在全国各地掀起“滴血雄鹰”的,会不会是蛇灵?

  虽有猜测,但毕竟没有任何证据,狄仁杰自然不会妄言。

  “殿下,永昌县的滴血雄鹰案正在追查之中。”狄仁杰笑着说道:“殿下可愿随老臣前往一察?”

  “既然如此,一切全凭阁老做主,本王静观其变。”沈忧之如此说道。

  狄仁杰点了点头,他不求安王能提供帮助,只要别添乱就行。

  他最怕的,就是这位安王不懂装懂,甚至横加干预。

  这个所谓的滴血雄鹰案虽然听起来诡异,但狄仁杰却坚信,背后一定是有人为在作祟。

  只要是人做的案子,那就一定能破!

  这不是自负,而是自信。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