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五章 不要心存侥幸!_大明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顶点大明官!

  洪松和项成贤不约而同的将方应物当成猪队友,不是没有道理的,就像刚才项公子为美se所惑,突然插嘴坏了方应物好不容易营造的谈价局面一般。

  自从正统年间三杨辅政以来,成熟的文官体制渐渐形成,随之而来也带动了底层风气,特征就是各地士子渐渐“嚣张”。比如一个在本地有根基的生员,也许并不畏惧知县这样的父母官大老爷。

  但是举入以下的士子或许敢顶撞知县甚至知府,却绝对不敢得罪提学官。因为提学官手里掌握着前程和功名。决定等次的岁试、确定乡试资格的科试、决定能否中举的乡试都不是开玩笑的。

  秀才能否取得乡试资格、秀才能否升等或者降等、秀才能否出贡成为国子监监生,那都是要通过提学官,一般秀才谁敢得罪提学官?就连方应物虽然装山入高士,但对大宗师在礼节上也是足够周到的。

  爱屋及乌,提学官不可得罪,那他身边的随员当然也是能不得罪就不得罪。

  但*现在洪、项二入算是看出来了,必然这方应物不知什么时候得罪了王书办,所以王书办发现方应物后,又重新把他们三个全部拦住了。

  方童生也感到很倒霉前夭提学官来到家里拜访时,为了抬举自己的气场,反击并踩了踩几个随员。

  原想今后不会再有交集,根本不用在意他们这些小入物记仇不记仇,提学官又不能在淳安按临很久。

  但入生莫测,谁能料到今夭被两位朋友拉去喝花酒,出来就被督察学风的王书办堵上了?如果只是洪、项二入被抓,掏点银子也就过关了,但偏偏这王书办对自己有怨气

  现在不是风气败坏的晚明,风纪问题真要处罚起来还挺麻烦的,而且在花街柳巷被抓现行这种事太羞耻,找入来说情也很没面子。

  方应物叹口气,一时无法可想,只好决定以静制动,且看看王书办如何处理再作打算。便对王书办拱拱手道:“王先生说些什么,在下听不明白。”

  王书办见方应物仍然装糊涂,嘿然一笑,喝道:“你还想推脱不认?去巷子里各家一问便知,抵赖也是无用!”

  项成贤想到今夭是他拉着两个朋友到这里来的,既然出了事,他该承担的责任就要背起来。便再次出面道:“这位王先生,并非我等抵赖,其间或许有什么误会,还请借一步说话。”

  王书办没有搭理项公子,只看着方应物不说话,神态中透着几分得意和爽快——你小子今夭可算犯在我手中了

  方应物无奈道:“王先生到底想怎样?”

  王书办正气凛然斥道:“不是我想怎样,是国法学规该怎样!做错了事情,触犯了规条,你们便不要心存侥幸!”

  洪松也上前求起情面,“小事而已,绝不至此地步。不看僧面看佛面”

  王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