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29章 磨刀老头_重返198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了也有压力。”

  “行,咋样舒服你就咋样来,千万甭不好意思,要使劲放开了才行!”张本民这话说得别有一番意味。

  老板娘似乎听了出来,脸一歪,斜着眼,翘着嘴角,道:“不正经了吧?”

  张本民听了立刻身子一挺,敬了个礼,“正人君子不说假话,刚才的确……”

  “的确什么?”

  “嗨嗨,先憋憋你,下次再说。”张本民说着转身就走,到门口又折了回来,“聊到现在都还不知道你姓啥呢。”

  “吴。”

  “那个,以后就喊你吴大姐吧。”

  “随便啊。”

  “又随便了?”

  “唔,你还能有什么想法么?”

  “想法肯定有啊,但目前还没法行动,还是等等吧。”张本民低头瞅了眼下面,“哎,要不也是干着急。”

  在老板娘的哈哈大笑中,张本民走了,去找另一个老板娘,极乐大世界音像店的崔姓女人。

  模式是一样的,有钱可赚当然有吸引力,没用费什么事也谈妥。

  这一天的收获不小,回到乡里后,又有了更大的收获,何经验找他农信的同学也很顺,而且弄到了五万块钱的贷款额度。

  有了这笔钱,张本民眼前一下亮了起来,这下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番。

  不过很快,这笔钱就用得差不多了,只是屏坝乡这块就用掉了两万,各村的大队书记、钱家老大还有张有福他们很给力,加起来收了大概两万五面值的券。县城那块可以,宋为山用掉四千多,饭店吴老板娘用了三千多,音像店崔老板娘用也了三千多。

  张本民看着近四万块钱的券,加上之前收的,差不多有七八万了,等把剩下的两万再用掉,估计券面值应该能超过十万。按理说,这个数目在当下应该够可以了,但他还远不满意,可也没办法,没有本钱呐。

  凡事莫强求,有福之人不用忙。张本民这样安慰自己,千万不能急躁,得静下心来,把县城的市场打开,当然,缺少资金的问题也得带着想办法。

  张本民在城郊找了家旅馆,五毛钱一晚,然后充分利用白天时间上街转悠,收券。

  在县城走街串巷收券,不能装收破烂的了,张本民寻思了一番,干脆装个磨刀的,喊一喊,来吸引人注意。

  喊啥呢?就唱刘欢的《磨刀老头》吧。

  “不管生活变化怎么多,你的剪子菜刀还得磨,别看我已经有六十多,我还必须每天去吆喝,磨剪子咧,戗菜刀……”

  就这么一吆喝,效果还真不错,各家老头老太都拎着钝刀钝剪子的出来了,结果一看是个小毛孩,都笑了。张本民眼皮子带水,马上就爷爷奶奶地喊着,然后便聊起了国库券的事,接着就开始兑换。

  就这样过了些日子,县城的居民区几乎转遍了,收了一万五千多。张本民琢磨着该换换地方,老是走街串巷也不行。

  县人民医院门口是首选,作为全县医疗水平最好医院,去那里看病的人很多,而且久病致贫,大多数也都需要钱,所以用国库券兑换人民币就大有市场。

  想到这里,张本民顿时激动起来,马上就奔了过去。

  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张本民在医院门口看到了一个人,魏春芳。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