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七七章 请安折察觉猫腻 说娶妻三人攀比(二合一)_红楼:我是世袭罔替的冠军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粮食做赋税,要知道光是送来京城的沿途损耗就有不少。

  “前几日我家在江南的铺子送南货过来,恰好就是苏州来的。跟我说今年苏州生丝丰收,府县之中,尽是丝绸商人。自多年以前,农户田地被强行改种桑树,粮食价格居高不下。”

  贾珩想着若是内阁如拟照发,那苏州的官员会不会因为高昂的粮价崩溃了。

  而赵泓乾听到贾珩的解释后,背上一凉。这苏州的官员疯了吗?若是因为改田种桑,万一生丝价格暴跌,岂不是一府百姓连饭都吃不上了?

  赵泓乾拿着奏章的手都在颤抖:“好胆!这苏州府是准备拿生丝当饭吃吗?”

  天灾人祸,天灾在前,人祸就不会有多远。苏州发生旱灾的几率不大,但若是梅雨季节稍有延长,生丝就会减产。到时候粮食价格居高不下,农户又没有收入,饿肚子的事在所难免。

  至于那些丝绸商人,却不会担心没有饭吃,他们才不会关心“贱民”的日子好不好过。

  “你也别生气,这事已经好几年了。得益于海贸,苏州府每年的税银都是足额准时送来京城,内阁曾经还嘉奖过苏州府的官吏。”

  贾珩安慰着赵泓乾,他说道:“他们关注的是自己的政绩,在这些人眼中,只要能让苏州富裕起来,粮食大不了从外面买过来就是。相比廉价的粮食,生丝的价值远远比它要强得多。更何况,这些丝绸商人的背后,怎么可能少了他们的身影。”

  赵泓乾哪里还不明白贾珩所说的意思,苏州府没有种粮食,但大周其他的地方总会有粮食吧。我苏州有的是钱,用钱买就是了。

  先是用低价从农户手里收购生丝,制成丝绸后高价出海,这是第一波收益。

  然后从外地低价收粮,运到苏州再高价卖给农户,这是第二波收益。

  农户辛辛苦苦种桑养蚕,一年的收入最后又回到了他们的手中。而且还能足额准时的送去赋税,年年考核皆是优等,简直一举两得。

  至于那些“低贱”的农户,我等华服高座的官员,能让你们能填饱肚子,难道还不能让你们感恩戴德吗?

  贾珩看着愤怒的赵泓乾,拍拍他的肩膀说道:“这其实也正常,江南不比北地,向来是不缺粮食,粮食价格比之北地来说要低不少。加上又靠着市舶司,海贸发达,出海之后,丝绸的价格比黄金更胜一筹。要是你,你会选择哪一个?”

  “你别说了,我当然明白。可他们却是忘了,江南的粮食才是我大周稳定的基石。如今还只是苏州,若是旁边的杭州、扬州等等皆如苏州一般,大周的粮荒怎么可能避免。稍有天灾,饥荒之下,那会是怎样的场景?”

  赵泓乾苦涩的脸上,带着一丝惶恐。他连忙翻找着江南其他地方的折子,贾珩阻止了他。

  “不用找了,我已经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