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五章 晾晒干货(求收求推)_从荒野到殿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完饭之后,刘兰花等人也决定打道回府。在这片林子里,她们也采摘了不少新鲜的野山菌,准备背下山送去集市卖。

  出菇的季节,很多收购野山菌的商贩,都会在集市上摆摊。清楚周边村民,都是白天进山,傍晚时分甚至晚上才会过来卖菇,他们也会营业到很晚。

  临行前,刘兰花也很热情道:“阿祖,往后有时间,可以来我家坐坐。今天麻烦你了!”

  “阿姑,你这话说的太客气了。要真有机会,我也会去你们牛尖屯转转的!”

  目送几位吃饱喝足的妇女离开,刘耀祖也觉得长松一口气。不出意外,随着几位妇女回到村里,关于他在山里建了庇护所的消息,也会迅速的传播开来。

  往后村民进山,看到他在山里搭建的庇护所,相信也不会觉得太意外。但刘耀祖相信,这些村民以后或许会不时借宿庇护所,省去来回进山的奔波之苦。

  唯一有些可惜的,便是刘耀祖搭建庇护所的位置,手机信号都很微弱。越往山里走,手机信号就越微弱。正因如此,联系不到进山的人,相信家里人都会紧张。

  反倒是刘耀祖,决定在山里多待一天,也提前给刘守山说了一下。接到他从山里打来的卫星电话,刘守山也终于明白,这个本家侄子并未忽悠他。

  只是当他得知,一部卫星电话的价格,似乎只比高档手机贵几千块。问题是,卫星电话每分钟的通话费,根本不是普通人所能承担的。

  即便不打电话,每个月也要交纳不菲的月租。说到底,普通人即便买的起卫星电话,恐怕也没几个人用的起。为进山专门买部卫星电话,普通村民谁舍得呢?

  等到这些山中偶遇的附近村民离开,刘耀祖又开启采摘野山菌的工作。上午采摘回来的野山菌,在这些大婶帮忙下,都已经摊在架子上开始晾晒。

  昨晚采摘回来的菌菇,经过一上午的太阳炽烤,现在看上去都蔫了。水份相比清晨,也已经被蒸发掉不少。再晾晒一下午,估计会干的更厉害。

  等明天上午再晒一下,下午打包背回家,估计就能当干货储存起来。而之前晾晒的这些菌菇,明天背下山回到家,恐怕还要继续晾晒一下。

  看着缩水不少的菌菇,刘耀祖也很感慨道:“晒的时候看着不少,可晒成干货装袋打包,恐怕就没多少。要拿这个给网友做礼物,怕是还要多采摘一些才行。”

  虽然可以从村民手里花钱,购买鲜菇或者干货。可刘耀祖觉得,这样多少显得有些没诚意。即便是送网友的礼物,那还是亲手采摘跟晾晒的干菌菇更显诚意嘛!

  抱着这个目的,刘耀祖又开始进入丛林,寻找那些悄然出土的野山菌。等到太阳即将下山时,他才停止搜寻,转而待在庇护所前,开始清洗这些采摘的野山菌。

  最早晾晒的野山菌,也被集中到一起。空出来的晾晒架,又被刚采摘的鲜菇给占领。而且晾晒一天的菌菇,今晚也要收起来放进屋内,不能再被露水给打湿。

  “难怪市场上的野山菌干货卖那么贵,看这情况几斤鲜菇,才能晒出一斤干货。眼下的鲜菇,拿到市场上出售也不便宜。做成干货,那自然就更不便宜了。”

  山里出的头茬野山菌,例如松菇或松蘑之类的菌菇,刚上市这段时间,鲜菇价格就不便宜。而这个时候,很少有人用鲜菇晾晒干货。等数量多价格低时,才会有人晒干货。

  对山里人而言,每年进山采摘纯正野山菌晾晒成干货,无论拿出卖还是自己吃,都是一种不错的选择。那道令刘耀祖心心念念的小鸡炖蘑菇,用的蘑菇就是野山菌干货。

  “今年养的鸡不少,到时再留点晒好的干菇。到了冬天,想吃就炖上一锅解解馋!”

  跟往年相比,今年刘耀祖想吃这道菜,自然不存在什么问题。而且他深信,到时做出的‘小鸡炖蘑菇’,其味道跟他小时候吃过的,绝对不会有太大区别!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