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3 不愧名相_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宫,荷花池阁。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棱照射进来,透过浮尘,形成一道道割裂的光柱。

  茶香四溢,君臣对饮。

  李世民叹息道:“朝中坊间,持汉王之观点者,怕是不在少数吧?”

  房玄龄略一沉吟,说道:“是。”

  “唉!”李世民再次叹息,语气有些萧索:“这些人,怎么就不明白朕的苦心?”

  房玄龄默不作声。

  “难道房卿你也不赞同朕?”李世民若有所觉,不悦说道。

  “陛下……可否再次斟酌?”房玄龄缓缓说道,意思已经很明白了,他也不赞同和亲政策。

  李世民恼火道:“北狄世为寇乱,今吐蕃倔强,土谷浑朝秦暮楚,皆须早为之所。朕熟思之,惟有二策:选徒十万,击而虏之,涤除凶丑,百年无患,此一策也。若随其来请,结以婚姻,缓辔羁縻,亦足三十年安静,此亦一策也。”

  见到房玄龄不置可否的态度,有提高音量,隐有恼怒道:“朕为苍生父母,苟克利之,岂惜一女!”

  房玄龄是他的左膀右臂,政务之上,比大舅哥长孙无忌还要更加倚重三分,若是连房玄龄都不站在自己这边,难道朕真的要成为孤家寡人?

  可朕这是为了自己吗?

  朕是在为大唐千秋万世着想,是在为千千万万平民百姓着想,一旦开战,兵连祸结,刚刚有了眉目的贞观盛世,岂非毁于一旦?

  简直混账!

  房玄龄依旧默然。他现在算是看明白了,李世民为何一心想要通过和亲稳住土谷浑与吐蕃……

  通过和亲以后的姻缘关系,以达到稳定边防的政治目的,和亲不同于武力扩张,可见,李世民的和亲思想根本上还是为其政治服务的。

  因为在李世民心里,土谷浑也好,吐蕃也罢,反正打打停停,互有胜负,能征便征,不能征也无所谓……

  他要平定后方,为东征高句丽让路!

  只有高句丽,才能让他的圣名超越历代帝王,成为千古之一帝!

  房玄龄沉默稍许,温言道:“可是陛下,老臣窃以为,汉王有一句话说的却是有道理:气节这种东西,一旦丢了,怕是很难再找得回来……”

  你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千秋圣名,却将大唐的气节毁于一旦!

  房玄龄与李二陛下不同,他看重的是这个国家,而不是一个人的名誉!

  “气节自存心中,如何谁丢就丢?若是这般容易便丢了,那又要之何用?”李二陛下怫然不悦。

  房玄龄慨然一叹:“怕只怕陛下这和亲的先河一开,后世子孙一旦遇到困苦,便以此为鉴,叫嚣着遵循祖制,实则却是好逸恶劳贪生怕死,只知以女人和亲,却不去励精图治奋勇征战,那吾煌煌大唐,岂非崩于此等不屑子孙之手?”

  若是李恪再此,必然会给房玄龄点个大大的赞,简直有穿透历史之眼光!

  正是那号称“唐明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