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三七章博弈下的幸运儿_寒门枭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家叔父在官家面前得宠,帮着蔡京升迁回京成功,他跟着沾光升迁为典牧观察使。

  说白了就是巡视巡视皇庄,这个职位清汤寡水很是无趣。

  在蔡京成为执政宰相后,童天胤就一月一封信求着童贯把他调回京城。

  哪怕不做观察使,也想回到京城那个花花世界,好过巡视各地皇庄的苦差事。

  这里面还有件堵心的事情,叔父想让自家儿子过继。

  童天胤妻妾不少,可千亩地一根苗,就一个嫡子,如果过继给叔父继承香火祭祀,他这一房可就断了香火,在宗族制下等于让他绝了后。

  因为此事叔侄关系有些疏远,童天胤觉得调回京城无望的时候,接到了童贯的一封信,让他保住一个叫李茂的秀才的性命。

  对于这个不知道哪冒出来的秀才,怎么入了叔父童贯的法眼,童天胤不太清楚。

  等着人四下打听,关于李茂的风言风语全传到了童天胤的耳朵里。

  李茂的罪责,人品,罪名等等他全不在意,唯独有关李茂伤了元气不能行房的流言让他眼前一亮。

  自家孩子过继给叔父是不行的,那是他的心头肉,如果换个办法呢?

  给叔父寻个义子之类或许可以搪塞一二,大不了等自家儿子成亲后,再生养了过继给叔父也不晚,没准过两年自己又有子嗣也可以过继给叔父。

  童天胤觉得自己的这个想法不错,因为看叔父信里的意思,对李茂此人甚是重视,他这些年还没有见过叔父如此着紧一个外人呢!

  不能怪童天胤把这件事想歪了,因为童贯对李茂的关切的确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起码童天胤就没见童贯这么着急过。

  “此子,倒也是个妙人。”

  童天胤把童贯的书信收起来,既然叔父发话要保证李茂的安全,他自然照办,先把自家的头疼事躲过去再说。

  上面一张嘴,下面跑断腿,童天胤完全把事情想歪了,童贯之所以着紧李茂,牵扯到了朝中的博弈。

  童贯自诩知兵事,曾经数次出使陕右,有心对西夏青唐一线用兵,但却必须获得蔡京的支持。

  蔡京恰好收到门生陈文昭的求助,对于自己的徒孙一辈的李茂,蔡京哪会记挂,他的徒子徒孙多了去了。

  但对陈文昭非常中意,不想门生寒心,可李茂的事情牵扯到大宦官杨戬,蔡京也不愿意出头,便把此事委托给了童贯。

  童贯正有求于蔡京,而且平日里和杨戬关系不睦,这种既能收蔡京的人情,卷杨戬面子的事情,岂能不快刀乱斩?连殿前金枪班都谴来听童天胤行事。

  给侄子童天胤的信上不免啰嗦了几句,乌龙般把李茂的重要性在童天胤的心里竖立起来。

  童天胤今天才到,金枪班的教头徐宁告假探亲,他把手下人散出去摸摸情况,没想到把李茂的未婚妻给摸到了营里。

  有了吴月娘这个当事人,童天胤得知李茂一事的前因后果,也是觉得有趣,点名让心腹的几个军兵去大牢里捞人。

  天上掉下来一个观察使来救李茂,这让吴月娘欣喜若狂,带着几名军兵直奔大牢。

  大牢内,李茂和孟玉楼看见吴月娘在几名军兵的陪同下走了进来,还以为又发生了什么波折罗乱。

  孟玉楼诧异道:“你这么快就回来了?不是说给大郎熬补药吗?”

  吴月娘激动道:“凌云有救了,观察使会救凌云的,我就知道凌云会化险为夷。”

  李茂和孟玉楼听了吴月娘这没头没脑的话,有些如坠雾中五迷三道。

  那名为首的军兵走进来对李茂一抱拳,道:“金枪班教头徐宁见过李秀才。”

  李茂和孟玉楼一样懵了,金枪班?徐宁?教头?这不会又是一个未来的梁山好汉吧?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