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五八章押题近乎全中_寒门枭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月的风彩展现得淋漓尽致才能得高分。

  说实话,这道题挺难的。

  第五大题:出自《汉书隽疏于薛平彭传》,说的是平当这个人熟读经书,《禹贡》当然也不在话下,可谓精通地理,所以就派他去视察黄河。

  答题的时候要讲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c学而优则仕,切忌唱反调,宣扬读书无用论,否则阅卷考官会很不开心,考官不开心后果那是相当严重。

  四书五经就这点东西,每年都要考,命题也不能重复啊,考官也是使出浑身解数,出一些新奇的题目。

  甚至把完整的句子截头去尾,或者将几句内容互不关联的话凑在一起,将本来不当连的地方连起来。

  就像床前明月光,小人长戚戚一样。

  这种题目叫截搭题,种类分长搭c短搭c有情搭c无情搭c隔章搭。

  今次题目“君夫人阳货欲”在论语中是这样的,论语“季氏”第十六“邦君之妻”

  “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第十七“阳货欲见孔子。”很容易让人想歪了。

  李茂觉得自己在作弊,因为这里有一半的题目他都押中了,而且老师陈文昭也押中了两题。

  唯独策问不太好写,因为牵扯到时事,隐约和老师说的童贯欲对对外开边拓土有关。

  题目中不会告诉你,这道题需要你回答什么,如果连这个规则都不懂,那就不用来考解试了。

  解试其实和县试一样,只是难度稍微提高一点,但答题的标准一样。

  这道题不是考诠释那么简单,它实际上是一道小论述题,让你用数百字来破题,阐述你是怎么理解。

  老师陈文昭告诉过自己,要想考上举人,正式考卷上就不能有一点修改,必须先在草纸上答完全部题目,然后再抄誉在正卷上。

  有任何修改的痕迹都会被视为在考卷上留记号有作弊嫌疑,同时书法也会丢分,可能初选就过不了。

  第一题李茂写了六百字左右,清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然后接着做第二题。

  李茂思绪如泉涌,一口写完两题,时间刚好过去一半个多时辰。

  上午是答题的关键,头脑比较清楚,思路也活跃,李茂做得非常顺利,他一口气答完了三道题,只剩下最后一题放在下午回答。

  这时钟声敲响,士子可休息一会活泛活泛身体再继续答题。

  今天的题目太难,题量相当大,大部分士子都没有选择休息,继续提笔答题。

  李茂答完了全部的题目,重新修改了两遍,稍微润色一下,觉得没有问题才开始抄写,褚遂良的字体跃然纸上。

  楼上的鼓声提醒士子还有半个时辰考试要结束了,这个时候答完的士子也可以提前交卷。

  李茂早已抄完全部的试题,检查了两遍,他写下了自己的籍贯,又用糊名纸将姓名糊住,最后在糊名纸上写了卷号,天字一号。

  大部分士子都直接在正卷上答题,这样修改难以避免,一旦出现修改,运气不好就直接判为落选。

  虽然一科不合格并不影响后面三场考试,但考虑到一府解试只录取三十人,一科不合格就等于提前判了整场科举的死刑。

  李茂离开号房,心中异常轻松,不管怎么说第一场考试终于结束了,他考的毫无压力。

  走出书院大门,他深深吸了口气,让有点昏沉的头脑顿时变得清醒,经历了这次考试,让他又想起了以前苦读的时光,真正的恍若隔世啊!

  “凌云。”

  后面有人叫,李茂回头看见曾孝序快步走了出来,脸上显得很轻松,看来考得不错。

  “考得如何?我看到贤弟第一个交卷。”曾孝序走上前笑问道。

  “还行,逢原兄呢?”士子之间一般都以表字相称,当然是彼此关系不错的。

  “勉强凑合,不过最后一题我直接写在正卷上,笔迹有些潦草,希望考官能通融一二,不要鸡蛋里挑骨头。”

  曾孝序和几个同乡士子先走,萧让和金大坚随后出来,只见金大坚脸色极其难看。

  李茂吓了一跳问道:“怎么了?”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