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六十四章 工业城_三国之少年帝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字经》和《说文解字》非常畅销,一万本很快销售殆尽。

  刘辩没有下令做出限制,比如说一人一本什么的。

  首先要声明一点,这是商业行为。

  只要有人出钱,管你买多少本,或者拿去擦屁股。

  在郭嘉的运作下,报社狠狠地露了一次脸。

  因为书籍就是寄售在报社。

  刘辩非常满意,并且让马钧继续努力,印刷更多的书籍。

  马钧常常向刘辩抱怨。

  人手不够用了!

  这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

  洛阳汇聚了天下的能工巧匠,人手竟然不够用。

  刘辩只好在广场招贤榜一旁,继续打广告,招揽工匠!

  没错,就是招揽工匠。

  这绝对是大汉朝不可思议的事件之一!

  招贤榜就很另类了,如果是为了筛选官员,很容易理解。

  可是,为了招揽工匠,如此大动干戈,绝对是天下头一回。

  仅仅一天,就引起了无数人的围观,人们议论纷纷。

  只要有一点手艺,就可以去应聘。

  当然,筛选过程会将其排列为三等匠人。

  在刘辩的示意下,匠人是分等级的,一级为最高,工资待遇也有所不同。

  其中工钱也是吸引所有工匠的手段之一。

  非常丰厚!

  如此说一个三等匠人,一共十口人。

  朝廷包吃包住!

  仅仅这一点,就令无数人疯狂了。

  一个官员靠着俸禄,也不过是过上一点体面的生活。

  匠人的待遇竟然这么高?!

  到了一等匠人,不仅包吃包住,每个月还有五十钱的工钱。

  最重要的,还是赏赐!

  如果做出了新东西,赏赐高达上百金,还有刘辩的亲自接见,送笔墨。

  种种条件之下,每天都有数千人到洛阳广场应聘。

  多的时候甚至达到了万人。

  其中凑热闹的更多,将自己包装成“匠人”。

  筛选的工作持续了很久,最终招揽了两万人。

  除了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就是头脑灵活的年轻人。

  年轻人识字会有加分,懂得算学,直接给赏赐。

  刘辩花钱如流水,效果也非常显著。

  渐渐地,这两万人中,有些人崭露头角。

  竟然有墨家学派的继承人!

  马钧不敢怠慢,召见了他们,攀谈后,趣味相投。

  后来直接举荐给刘辩。

  其中的代表人物为孟襄、田芳。

  刘辩为了考核他们,直接拿出了一份图纸。

  一座城池的图纸!

  刘辩打算在洛阳城外,再建设一座军事管制的工业城。

  城内会有大大小小的工厂,比如玻璃厂、酿酒厂、造纸厂、印刷厂等等。

  其中还包括各种铁匠铺,打造武器装备,例如元戎弩、马蹄铁等。

  匠人和他们的家人将在里面生活。

  这样的工业城,能极大地保护技术,不被其他人偷窃,也能把喧嚣和污染放在城外。

  刘辩早就想打造了。

  但是,工业城不仅需要具备各项完善的城市功能,还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