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三十六章 少帝阅兵图_三国之少年帝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刘辩看来,庞统和徐庶是人才。

  还是惊天之才!

  问题是,在其他人看来,他们两个不过是普通的读书人罢了。

  一个长得丑。

  另一个有侠义之心,少年时期杀过人。

  这样的人,也算是贤才吗?

  诸侯都是这么看待的。

  徐庶和庞统根本没有什么耀眼的战绩!

  他们现在还只是年轻人。

  没人会在意他们。

  二人的名声,甚至还不如张松和华歆!

  张松好歹在益州任职,有正当稳定的职务。

  在益州也算是一号人物。

  华歆年轻的时候,读书就很厉害。

  圈子已经打开了。

  还是豫章太守!

  徐庶和庞统算什么?

  骄傲一点的年轻人?

  所以诸侯失去他们,并不会心疼。

  刘辩轻易捡了漏。

  送走了诸侯使者以后,洛阳又回归了平静。

  只不过阅兵的震撼,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洛阳百姓纷纷为此欢呼!

  事情到了这里,尚未终结。

  期间发生了一件小插曲,让阅兵事件在洛阳不断地发酵。

  那就是杨修、徐邈之间的文采比斗!

  杨修是太尉杨彪之子,如今在丞相府担任署官。

  “笔下龙蛇走,胸中棉帛成。”

  其才华冠绝天下!

  相较之下,徐邈就是没什么名气的鸿都门学学生了。

  徐邈是燕国人,刘辩北定冀州、幽州后,鸿都门学开放了一些名额,招收二州士子。

  徐邈就是这么入学的!

  一进入鸿都门学,他就惊才绝艳,折服众学子。

  凭借的是一门独技!

  作画!

  别小看这玩意。

  在秦汉年间,是没有纸张作画的,一般都是用绢帛!

  或者干脆整出壁画。

  能够学习画画的,在古代都可以称一声“神豪”!

  更何况现在是乱世之中。

  若是刘辩没有出现,百姓吃饭都吃不饱!

  去哪里有心思钻研画画?

  就连青史留名的建安七子,也没特别擅长作画的。

  在两汉,能作画,并且在历史上留下名字以及作品的。

  称之为神人也不为过。

  恰好杨修和徐邈都有作品留世!

  可谓是大佬中的大佬。

  造纸术改进以后,纸张的品种越来越多。

  甚至宣纸也出现了。

  有了纸张,画画也开始崛起。

  二人的文采比斗,就是作画。

  徐邈就是这么,一战成名!

  题材很贴近热门,也就是洛阳大阅兵事件。

  杨修凭借着得天独厚记忆力,完美重现了当时的场景。

  一切都在画作中!

  一副画中,囊括了八十八个人,从威风凛凛的将军,再到行军作战的士兵。

  惟妙惟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神态,动作!

  杨修画作一出,直接惊呆了所有人!

  徐邈比较被动!

  阅兵那一天,他正好上课,没有机会目睹。

  于是他向夫子请了假,到处走动,探听当天的情景。

  结果画出一副腾云驾雾的既视感!

  仿佛天兵天将一般!

  栩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