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六十八章 争议_三国之少年帝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雁门关八百里加急!

  鲜卑王庭再次南下!

  这一次领军的是步度根,已经与轲比能联合到一起。

  也就是说,整个北方,都处于鲜卑王庭的统治下了。

  膨胀的步度根,终于要挑衅朝廷的威严。

  刘辩看着满大殿的缟素,一股悲凉涌上心头。

  鲜卑竟然敢趁着大汉国丧,进行偷袭!

  真以为大汉没人了吗?

  大汉就这么容易被欺负吗?

  “上朝!”刘辩只说了一句话。

  文武百官都震动起来。

  群臣都在参加国丧,所以很快就聚集起来。

  甚至就连病假都没有!

  身感不适的王允,带病参加国丧,又带病上朝。

  看起来更加苍老了,给人一种风烛残年之感。

  刘辩怅然若失。

  不知不觉,来到大汉已经这么久了。

  大殿上,刘辩显得非常平静,他淡淡地问:

  “王司徒高寿几何?”

  “六十有三。”王允颤颤巍巍地回答。

  这个年龄在现代,算不上高寿。

  可是在大汉,绝对的寿星了。

  如果算上非自然死亡的数据,大汉百姓的平均寿命在30以下。

  战争、天灾,给大汉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创伤。

  刘辩挽回了很多人的生命,可是还不够。

  总有野心家挑衅他的底线。

  “朕知道了。”

  王允突然扑通一声跪下,道:“臣还能为陛下分忧!”

  听到这句话,在场的群臣都保持着一种宠辱不惊的姿态。

  脸上什么表情都没有。

  太原王氏,由于王允的存在,一跃成为了大汉的顶级世家。

  皇甫嵩死后,司空之位到现在刘辩都没有补上,

  三公的地位之高,可想而知。

  十年来,也就任命了三人!

  皇甫嵩、杨彪、王允。

  王允的司徒,还是刘辩在和董卓博弈的时候,当做垃圾一样丢给王允的。

  这样的运气,也没谁了。

  现在王家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王允当然舍不得离开朝堂。

  接班人仅坐到了太守的位置,想要保持现在的地位,根本不可能。

  所以王允必须苟着活,不能出任何问题!

  这是大汉世家常有的姿态,就算是历史上,也屡见不鲜。

  “来人,赐座!”刘辩朗声道。

  有宫人立刻行动起来,给王允搬上来一座椅子。

  刘辩满足了王允的愿望!

  他就是要告诉所有人,每个人真心对他,就会有真心的回报。

  大汉天子是重情重义的!

  王允坐稳以后,刘辩这才道:

  “北方告急,诸位爱卿觉得朕该怎么做,大汉该怎么做?”

  刘辩一出声,立刻有大臣站出来。

  正是光禄勋荀攸。

  “陛下,鲜卑趁人之危,必须严惩!”

  太仆韦端犹豫了半晌,出列道:

  “陛下,国丧期间,不宜动兵,可派出使者,劝退步度根,许诺一些好处,等国丧结束,再与之一战!”

  先认怂,等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后,再进行反击。

  这就是韦端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