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0 杨应龙之乱_大明地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应龙的表现也颇为令人满意,每次一出手,都能大捷而归,这就省了四川军政两方面的许多事情。

  由于各方争执不下,朝廷最终也很难下决心,这件事就僵在那里了。

  在从九江到重庆的路上,陈道与苏昊纵论天下大事,也曾向他介绍过杨应龙的事情,所以苏昊此时一听符钟的话,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老夫此次从贵阳来重庆,途中也经过了播州司。我观那播州司,已然被杨应龙经营成了铁桶一般。当地土人只知土司而不知王法,汉官在当地形成摆设。长此以往,朝廷对于播州将无能为力。以老夫之见,杨应龙起事,是迟早的事情了。”叶梦熊毫不掩饰地说道。

  “四川方面难道看不出这一点吗?”苏昊大胆地问道,既然他已经被允许参与讨论这件事情,他也就不必顾虑自己官职卑微了。当然,这也就是苏昊本身有这样的底气,换成其他的一个百户,在这种场合肯定是连粗气都不敢喘的。

  叶梦熊果然没有在意苏昊的放肆,相反脸上还流露出些许的赞许之色,他说道:“李尚思其人鼠目寸光,只想着用杨应龙来平定当地的土人,却不知养虎成患,日久必受其害。若杨应龙起事,黔、蜀两地黎民将涂炭耳。”

  李尚思是四川巡抚,叶梦熊说起他来,没有半点尊重的意思,可见为了杨应龙一事,二人结下了多深的矛盾。席上的其他人官职都不够高,没有资格评点巡抚一级的官员,所以对于叶梦熊的指责,大家只能听着,而不敢附和。

  郑濂说道:“杨应龙在播州平定土人暴,倒也得力。不过,据下官了解到的情况,杨应龙每次平定暴,必将暴民中骁勇者收入自己军中听用。是以每次平暴之后,杨应龙的遵义军都会壮大不少。杨应龙养兵之所甚是隐密,无人知晓其遵义军实力几何。据下官与符指挥使估算,其军中带甲之人,当不下3万。”

  符钟也补充道:“仅仅是3万之众,倒也不算什么,关键在于播州其域广袤千里,西北堑山为关,东南附江为池,朝廷若遣兵进剿,我为客军,地形不熟,别说作战,就算要寻到敌人都是困难。而对手在此处盘踞多年,熟习山川关隘,可谓是进可攻、退可守,让我无懈可击。”

  符钟说到此处,大家都不吭声了,全都笑眯眯地看着苏昊。苏昊看看众人,苦笑了一声,他已经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被派到这个地方来了。符钟说得非常明白,要打仗,就必须熟悉当地的地形,最好能够有详细的作战地图,而地图测绘这种事情,不就是苏昊所长吗?

  杨应龙所以敢在播州兴风作浪,就是凭借这里的复杂地形作为掩护。朝廷若是要派兵进剿,外来的军队进入这里的山区,只要走上几十里就完全转向了。届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