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二章 战略选择_重启激荡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好再说丧气话。

  不管怎么说他们现在都是沐城大学的人,而且他们不认为萧竹梅是自己人,因为萧竹梅毕业后就离开了教育系统,在他们这些教育系统内的人看来,她已经算是外人了。

  傅松刚才也就是随口一说,没想到引发了大家的同仇敌忾,真可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既然同事们都表态了,傅松也不跟他们客气。

  “老张,这两个周的四节专业课你帮我代一下,等忙完了这段时间,我请你喝酒。”

  “包我身上!”张晓春答应得非常痛快。

  “小傅,你这就不对了,光请小张喝酒,合着我们没帮上忙,你就不管了?”

  “没有的事儿!”傅松大笑道,“一起!等我把萧竹梅这小娘们儿收拾了,到时候不醉不归!”

  “哦?”几个男人用男人都懂的眼神互相看看,“哈哈……,小傅,你太坏了!”

  “你们啊,思想太龌龊了!”傅松绝对不能承认,打死都不能承认。

  结成了统一战线,扫清了后顾之忧,傅松接下来就心无旁骛地闭关写论战文章了。

  平时就在宿舍里,需要查资料时就去泡图书馆或者各系的阅览室。

  有些最新的数据找不到,傅松就直接把任务扔给葛寿文,通过他转告沈校长。

  傅松做这些相当理直气壮,因为这是沈校长答应的条件。

  很快,所需的数据通过传真,从全国各地流水般地汇集到傅松手头上,在这个过程中,傅松再一次见识了沈校长的能量。

  傅松一边整理数据,一边思索论文的思路。

  是跟萧竹梅针锋相对呢,还是像教员说的那样,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两种战略各有利弊,前者简单直接,只需要针对萧竹梅论文中的观点一一批驳,工作量比较小,但存在格局小、站位低的问题。

  打个众所周知的比方,人被狗咬了一口,你要是直接反咬回去,岂不是拉低了自己的物种段位,成了跟狗一样的东西?

  高中的政治课上就讲过,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或者人之所以为人而不是动物,就在于人能制造并使用工具进行生产劳动。

  所以,人被狗咬了绝对不能像狗一样通过撕咬来反击,而是要找根打狗棒,朝着狗最薄弱的地方狠狠地敲一棍子。

  后一种战略的优势就在于出其不意、借力打力,不管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瞄准对方的弱点,发动连绵不绝的攻势,让对方无法获得喘息之机。

  这两种战略摆在傅松面前,让他一时之间难以取舍,到底使用哪个?

  从理智上傅松更愿意采用针锋相对的战略,但从感情上,他更愿意采用教员的思想,争取一棍子把萧竹梅敲瘸了,以解自己的心头之恨。

  彷徨了整整两天,直到他看到温铁军的一篇论文时,突然想到了温铁军的一句名言,“如果8亿人给2亿人搞饭吃的局面不改变,中国永远别谈现代化”。

  这句话说的正是眼下国内农业的现状,生产效率低下。

  全国10亿总人口,其中8亿农民,2亿城市居民或者所谓的工业人口。

  8亿农民种地却只能养活2亿的工业人口,这是对人力资源是极大的浪费。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