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16章 双炮_钢铁苏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22炮上车以便迅速提高产量完成换装。

  100炮是好,经由海军炮变种改进而来的100炮,甚至是整个苏联红军在卫国战争中性能最出色的坦克炮。

  它弹道表现优良、炮口初速较高、穿甲深度和德国佬的长88位居同一水平线上,仅仅只是略有不如而已。并且采用100毫米定装炮弹能够节约不少的装填手工作强度,各方面的表现都堪称极为出色,综合实力在短88之上长88之下位居二者之间。

  但问题就出在这玩意儿是海军那里弄到的舶来品,想把舰炮改成装到坦克上的版本不是那么轻易就能完成的,之前曾经试做过的130舰炮直接上车大胆魔改就酿成了悲剧。

  头比喝了毒奶粉还大的SU100Y根本无法量产,糟糕的表现甚至连综合评定都被戳上了不及格标签,有了那次的前车之鉴以后再往后的舰炮上车都得倍加谨慎,马拉申科和科京都非常了解这一点。

  “看来还是太过勉强了,毕竟才1943年初,100炮现在别说是上车,就连反坦克炮版本估计都还在图纸上留着。”

  海军的既然不行,那咱陆军自己的如何?

  马拉申科清楚地知道122炮与100炮相比虽然有诸多不如,在穿甲深度和炮口初速、弹道表现、装填效率上都多有不如,但是122炮也并非一无是处、全无优点。

  比方说122炮的口径更大、炮弹装药量更足,并且大口径穿甲弹对于倾斜装甲来说,还存在大口径带来的高动能碾压效果,跳弹概率相较于小口径、长倍径炮来说要来的更低,这些都是122炮所具有的不容忽视优点。

  尤其是在装填榴弹杀伤软目标时,122炮的表现就来的要更加出色。

  整整3.6公斤的TNT装药量比100炮的榴弹装药量高了一倍不止,实战经验非常丰富的马拉申科,清楚知道着自己所遇到的反人员、反工事战斗,要远比反装甲战斗来的多出一倍不止,这一点光是从高爆弹和穿甲弹的随车备弹量比例上就能看得出来。

  多数情况下,车内携带的穿甲弹备弹数量只有高爆弹的一半甚至是更少,对付软目标和反工事的高效杀伤显然更加重要一些。

  至于122炮装填慢的缺点,马拉申科倒不觉得这是致命缺陷。

  于苏联红军而言,大规模坦克部队的装甲集群作战,能够最大程度上弥补装填时间带来的缺陷。

  同一时间能够进入开火射界的坦克总归是少数,多数炮弹在膛的坦克还是在机动中寻找开火位置的状态,这辆坦克进入装填总还有别的坦克能够开炮射击,这不是单车射击的坦克游戏。

  可以说集群作战的坦克数量越多,成线性指数关系的装填时间所带来的影响就会越小。

  考虑到自己麾下的近卫第一重型坦克旅,足足装备了一百多辆重型坦克。马拉申科不觉得122炮的装填问题会带来多么大的影响,这也是被历史上的苏联红军钢铁洪流战术所实际印证过的,不存在任何被质疑的可能。

  脑子里把所有因果利弊的问题全都结合起来转了个圈,终归还是把宝压在了122传家宝上的马拉申科,随之面朝科京再一次慎重开口。

  在这里说一个问题,以后本书所有涉及到坦克炮穿深的问题,都会依照美制射表结合TD系数来给出答案。参考文献包括“WORLDWARIIballisticsarmorandgunnery”,以及美国陆军阿伯丁武器试验场射击报告、苏联库宾卡射击报告。被人拿安东星的穿深来抬杠是一件很累的事,用魔法来对标地球完全不现实,我很清楚安东星的穿深有多离谱。书里提到的干货我会一一核实放出,不针对任何人和任何事,特此说明。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