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12章 班门弄斧_钢铁苏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依次有序进入射击阵位。

  与IS7相同原理的定角装填半自动装弹机有着相当高的工作效率,巨大如203毫米分装弹丸与发射药筒,在双装填手的协同配合与机械助力下,也只用了短短不到15秒的时间便装填完毕。

  相对于其骇人的203毫米口径而言,15秒左右的装填时间绝对称得上是一个骇人的数字。

  美国人那边类似的大口径自行火炮威力不如就不说了,连装填时间都远远跟不上ISU-203的此等效率。或者说放眼全世界同类型装备里,确实没有在威力相近前提下,还能做到如此装填效率的其它自行火炮。

  不过ISU-203和IS-7的相对弱点也是一致的——持久战能力不佳。

  IS7的炮塔尾舱待发弹药架能塞得下7发弹丸,到了ISU-203身上即便因为没有炮塔的缘故而得以加宽了战斗室,拓展了待发弹药架的横向尺寸容积。

  但203毫米弹丸实在是来得过于巨大,导致弹药架尺寸变大后反而实际弹容量变小,只能塞得下区区5发弹丸。

  换言之,以15秒每发左右的射速,连续打光待发弹药架内的全部5发炮弹后,ISU-203就会进入一个相当长的装弹机补弹时间。

  所以通常来说,如果想要持续不断的稳定炮火弹幕,那么最好是将全部的ISU-203分为两到三组、交替开火。

  做到上一组车补弹开始后,下一组车还能维持不间断火力输出。

  不过这也是需要视战场情况而定的,并非任何时候都是如此,比如说需要打爆发火力的时候。

  眼下是反炮兵作战的炮兵对射互殴,只需要一招制敌彻底干死对手即可,无需进行长时间持续性的火力压制。

  也正因如此,马拉申科下达的命令只有很简单的一个——全团72车齐射,把全部所有车的待发弹药架打光即可,最理想的状态下就是整整360发203炮弹。

  考虑到严重缺炮的日军手里的远程火炮数量,肯定没有360门这么多,甚至都到不了三分之一的120门。平均下来每门日军远程火炮的头上摊3发203炮弹绰绰有余,绝对算得上是炮火盛宴。

  马拉申科不相信日本人有何本事能挺得过这一遭,除非把高达开来否则休想脸接203之后还能继续活蹦乱跳,还是老老实实下到阴曹地府里慢慢跟你家天照大神跳去吧。

  与此同时的“炮兵对炮兵”炮战实际上已经开始,在直属于领袖军军部指挥的203自行火炮团准备完毕之前就已开轰。

  挨炸的是自己麾下的兵,身为师长的瓦洛沙当然是最急得火烧屁股,大骂日本苏卡罗圈腿找死。

  进攻准备暂时是被日军炮火给打断了,硬顶着重炮猛轰强行集结部队组织进攻不是回事儿,太过于荣耀的某外星大主教都不会这么干。

  急着忙着要把日军这炮火给干下去的瓦洛沙,立刻组织远程炮兵反击。

  机动性极强、极其善于敌后及战场边缘高速穿插迂回的侦察兵部队,已经搭乘着BMP43步战车前出绕大圈。

  在先前击退日军侦察兵后进一步深入敌后,并及时找到了开火暴露后的敌炮兵阵地所在方位,使用车载电台立刻回传了准确坐标。

  拿到打击坐标后的瓦洛沙二话不说立刻下令开干,师属和下级各部队的ISU-152\A自行火炮,喀秋莎、安德柳莎火箭炮全部投入炮战。

  铺天盖地的炮火刚刚向日军炮兵阵地席卷而去,更加剧烈的203毫米重炮弹幕,紧接着就从瓦洛沙身后更远方的后续大部队所在方向飞来。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