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0章 新兴工业化国家_1918远东战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转的!

  毫无疑问的是,即便有了陈启民这只小蝴蝶的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依然无可避免。

  到了那个时候,陈启民如果想带着联邦上桌吃饭,他无疑需要让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得到飞跃式的提升。

  这就是为什么?

  陈启民明明可以慢慢发育,却总是要采用一些激进的政策的原因。甚至有些时候,陈启民明明知道他所要采用的政策是有巨大弊端的。

  但是,为了能得到迅猛的发展,陈启民还是必须执行下去!

  还有一点与苏俄类似的是,陈启民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同样是用时四年就完成了。

  经过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发展,中华联邦已经很难算是一个标准的农业国了,但要说它是工业国又明显不是。

  按照陈启民的说法,现在的中华联邦应该是一个“新型工业化国家”。

  这个词自然又是陈启民抄来的,原本的新型工业化国家,说的是经济发展程度介于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家,又称“半工业化国家”。

  新型工业化国家并不是发达国家,按照我们这边的时间线,这个词应该诞生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

  第一批被归入到这个名单的主要就是亚洲四小龙、以色列、墨西哥和巴西这类国家。

  后来的亚洲四小虎和印度也被归入过这个分类。

  诶?

  好像混进了个奇怪的东西......

  新型工业化国家这个概念,是后世某个发展得把世界变成只有我国和外国两个国家的某兔,依然敢坚称自己是发展中国家的理论基础。

  现在,陈启民已经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华联邦的发展潜力已经初步展现出威力。

  为了不引起欧美列强们的警惕,也为了让他们相信我们还很贫弱。

  在没有“战忽局”护身的情况下,陈启民只能采用自己下场忽悠大法。

  好在,曾经的陈启民是个著名的商界精英,所以他在经济学上发表一些言论,似乎还有那么点说服力。

  于是,他就用新型工业化国家这个概念做挡箭牌!

  但是,陈启民觉得这个词可能庇佑不了自己多久了!

  因为当陈启民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之后,再也不会有人相信陈启民的鬼话了!

  常凯申极其党羽曾经大言不惭得称1927年-1937年之间的十年,是他们统治下的“黄金十年”。

  如果不论他们丢失了大片土地、产业结构改革没有完成、中山先生倡导的土地改革被他们玩儿成了大地主跑马圈地、把满清的旧制度又拿出来供官僚阶级敛财,还有对一系列天灾人祸治理不利,等等等等这些不利于他们的因素,他们可能都撑不起一个黄金十年的门面。

  如果说在这一时期真的有黄金十年,那还得看北面的那个邻居。

  1928年-1937年间,是北极熊正式化身为北方巨熊的九年!

  如果不那么仔细的翻看一下一战到二战期间这二十年的历史,就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在一战刚刚结束的时候,苏俄跟我们认识中的战斗民族好像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那时候的苏俄好像连沙俄都不如,随便来个几万残兵或者干涉军就能把它打得焦头烂额。

  但是不知怎么的,到了二战的时候......味儿突然就对了!

  奥秘就在苏俄的前两个五年计划!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