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一十二章 形势_高门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换成小舟,沿赣水南下,转汝水。

  这一回,不但郑绥坐不惯舟船,十四郎君在船上,更是晕了一路,仅仅七天,整个人便瘦了一圈,脸色苍白,呕吐不止,呈现出水土不服的症状来。

  于是,一到江州城,便换成马车,但行李辎重,依旧随舟抵达临汝不提。

  十四郎君郑汶活了大半辈子,头一回坐船,差点丢了半条命,在江州城歇息了两天,才缓过劲来。

  端阳过后,天气渐热。

  郑纬和十四郎君坐在牛车中对奕,牛车平稳,角落里的香炉散发出阵阵清新的霍香,香气芬芳去浊,使人心身平和,这霍香是疾医前两天,瞧着十四郎君呕吐不止,给开的方子,比吃汤药都管用,因此,郑纬把方子给了终南一份。

  一个多月的舟车劳顿,郑绥同样消瘦了许多,郑纬瞧着心疼,恨不得早日回到临汝才好,然而,行程却一缓再缓,一是由于天气,今年的雨水比往年更稠,雨多路滑,出行不便,一是因为十四郎君和郑绥俩人,都好似大病初愈,怕他们身子吃不消,车马不敢行驶过快。

  郑纬跪坐在榻席上,一手扶着身旁的凭几,一手放在膝前,手里摩挲着两粒白子,很有耐心地等待着,对面的十四郎君盯着棋盘,冥思半晌,才落下一粒黑子,只是黑子才落盘,随后,郑纬就放了粒白子。

  “五郎的棋艺,可比十年前,见长许多。”十四郎君不由感慨不已,手举着粒黑子,犹豫不定。

  郑纬并未催促,问道:“阿叔是否见过我二兄的棋艺?”抬头笑望着对面的十四郎君,“珠玉在前,阿奴岂敢懈怠。”

  珠玉在前么?

  可不就是珠玉在前,望着面前的郑纬,松神玉质,光华夺彩濯目,展眉一笑,仿佛使春景失色,皓月无光,十四郎君顿觉目不交睫,微微失神,又想起阿耶夸赞的话来,此乃吾家千里驹。

  大房人丁不旺,却有两个好儿郎。

  郑经就不必说,能与阿耶坐而论事,抒发己见,神色怡然,侃侃而谈,怎能会是等闲之辈。

  而眼前的郑纬,负天下盛名,且不说,士林中的那些虚名妄言,单单这十来日的相处,亦能够令他对郑纬有一个粗浅的了解,现今南地郑氏家族,全由郑纬主导,那位四叔父,纵然大了两辈,在这个侄孙面前,怕是也直不起腰。

  如其不然,盘居京口四十余年的四叔父,又怎会,临老了,带着一门子孙回到临汝居住。

  到于大房的四郎郑纭也不错。

  然而,不要说和五郎郑纬相并论,哪怕他占着一个兄长的名份,仅仅一个嫡庶之别,便足以让他无法与之抗衡。

  在郑家,从来是,先嫡庶有别,方长幼有序。

  可以说,郑纬在南地,是没了约束。

  眼下郑纬没有出仕,但十四郎君很看好郑纬,瞧瞧三年父孝,郑纬所做的事情,开课授经,名声日隆,突然之间,十四郎君就猜到,接下来的三年齐衰之服,或许也是郑纬计算之中的事。

  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看看眼下南楚的形势便能一清二楚。

  郑纬是身在东山,心在庙堂。

  南楚皇家宗室薄弱,又在互相残杀中,势力消磨殆尽。

  荆州刺史袁纲,持节,都督荆湘益司雍宁应七州诸军事,领护军将军,掌握了南楚的一半兵权。

  徐州刺史桓裕,任征北将军、使持节,都督青徐扬兖四州军事。

  十四郎君郑汶,不来南地,还不能理解,郑经为何要把郑绥嫁给桓裕,如今全明白了。(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