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_重生明朝之铁血崇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棉甲根本无法抵御清军重箭近距离的抛射和直射。

  由于盾车的遮挡,铳子根本无法对清军构成威胁,而弓手则可以对他们进行抛射,这种一边倒的情况一旦发生,那明军铳手很快便会崩溃。

  就在这时,一声长调喇叭声突然响起,明军铳手齐齐后转身,大步向后退去,很快就脱离了战阵。

  眼看着明军全部离开了射程,带队的甲喇章京一下子有些不知所措了,正在向中间集结的弓手也是一脸的茫然。

  还没等清军反应过来,两百名身穿锁甲的掷弹手从后阵疾步赶上。

  在中路清军惊异的注视下奔到距离盾车十余步的地方,然后迅速地分成数个小队,将手持的震天雷用燃着的火绳点燃,也没有任何号令声响起,一片黑乎乎冒着火化的铁疙瘩便砸了过来。

  “轰!”

  “轰!”

  接二连三的爆炸声响成一片,随即漫天的尘烟将清军盾车周围的区域遮盖的严严实实,巨大的响声就连盾车后面清军的惨嚎声都掩盖住了。

  现在明军使用的震天雷已经是经过数次改良后的新品种。

  每颗震天雷的铁壳更薄,弹体也相应缩小了不少,重量也从原来的三斤减少到了两斤左右,这样的重量更有利于掷弹手们更远距离的抛掷。

  原先三斤重的震天雷,掷弹手投掷最远的不过是二十余步左右,在重量大大减轻之后,所有掷弹手都能投到三十步开外的距离,有力气更大的士卒甚至能投到四十步的地方。

  因为考虑到需要给弓手留出射击位置的问题,所以清军盾车摆放也是分作两排。

  再加上战场的宽度,前排的百余辆盾车一字排开,而弓手们在盾车后面正在集结当中,根本来不及对明军进行杀伤,这些因素叠加起来,就给了掷弹手们提供了最为有利的攻击时机。

  从明军铳手突然撤离,到掷弹手飞速赶到开始投掷,这一切不过是数十息的时间。

  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习惯了传统作战方式的清军根本无法做出及时有效的应对,最后的结果当然就是吃了大亏。

  在掷弹手们片刻之间便每人投掷了五枚震天雷并转身撤离后,清军的盾车阵地前后已是一片狼藉。

  随着尘土硝烟的慢慢消散,呈现在后队清军弓手以及朝鲜铳手们眼前的是一番地狱般的场景。

  除了两边的十余辆以外,中间的盾车几乎全部被摧毁。

  盾车后面二十步范围内已经找不到一个活物。

  到处是清军的残肢断臂,地面上的血水夹杂着人的内脏脑浆,已经形成了一汪汪血泊,一具具清军弓手的尸体都被炸的支离破碎、难以辨认。

  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至少造成了五百名清军的阵亡。

  而距离爆炸范围稍近的清军们也好不到哪去。

  很多人被震天雷中夹杂着的碎瓷片、铁钉、铁片击中,这些尖锐物体由于扩散时速度极快,其威力并不亚于弓箭。

  除了这些受到波及的倒霉鬼外,更多清军士卒被近在咫尺的巨大爆炸声震的头昏脑胀,很多人的听觉已经出现了障碍。

  明军这种超越清军认知的战场策略产生了极具震撼性的效果,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杀伤结果。

  中路清军的进攻就这样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彻底失败了。

  现在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清理战场,把尸体搬运回去,然后再将堵塞在阵前的盾车残骸挪开,这样才能再发起新一轮的攻势。

  而清军右翼两蓝旗的进攻也不顺利。

  由于整体战力要弱于两白旗,尽管也动用了差不多百人的白甲兵,但在六阵白杆兵的顽强阻击下,两蓝旗的推进效果并不明显。

  两军已经陷入了势均力敌的苦战当中。

  此时的清军完全没有想到,一场巨大的危险已经悄悄地来临。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