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零一章 圣上,这事得找块挡箭牌_重生明朝之铁血崇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虑良久之后方才下定决心,但此事尚需外廷予以认可及支持才是最佳。

  故而,朕特意前来征询一下温卿之建言,看看有无疏漏之处,若是照此实施,会有何等之后果,朝廷该如何应对,温卿尽可大胆直言,朕会据情而加以改动!”

  朱由检白天议事完毕回到后宫,左思右想之后终于下定决心,趁着锦衣卫精锐全都集中在江南一带的有利时机,以强力推动士绅一体纳粮之策全面实施。

  经过长时间的斟酌和思考之后,朱由检认定,这项策略推行下去的话,在朝堂上引发的反对声浪不会太大,最主要的反对声将会来自江南官场,以及天下数十万读书人。

  但历史证明,只要皇帝的意志足够坚定,武力足够强大,所有的反对声最后都会被压制下去。

  之所以朱由检认定朝堂上的反对声不大,这主要得益于现在内阁及部司重臣中,出身于江南世家的朝臣已经几乎绝迹,这些重臣的家底,朱由检心里也是一清二楚。

  首辅温体仁虽然是浙江人,但他出身于小地主家庭,虽谈不上家境贫寒,但也绝对不是富贵子弟。

  在他仕途发迹之后,因为种种原因,本就人才凋零的温氏一族也未见太大起色,温家在湖州的田地加起来也不过数千亩之多,在当地根本算不上豪门大户。

  温家在京郊虽有田地,但也不过千亩之数。

  卢象升更不用多说。卢家在宜兴是出了名地耕读世家,卢象升的祖父只是以七品知县致仕,其父也只是个生员身份,族中人口虽多,但卢家的田地只有不到一千亩,只比自耕农稍微强一点罢了。

  孙传庭虽是官宦人家出身,但孙家在代州也没有侵占多少良田,孙家名下也只有数百亩的田地,孙家的资产也大多是经商所得,以孙传庭的性格来讲,对这件事也不会有多大的抵触。

  陈奇瑜家族这几年倒是在他重新得势后占下了不少田地,但北地经过多年的天灾人祸之后,无数士绅大户被流贼连根拔起,再加上朝廷持续不断的将灾民向外地迁移,现在北地到处是荒芜的田地,只是少人耕种而已。

  陈家所在的保德州虽然未经太大的人祸,但当地居民流落出去不在少数,陈家的田地虽多,但产粮根本不值一提,这种情况到时候再酌情予以考虑。

  祖籍河南商丘的侯恂家的情况和陈奇瑜类似,受灾严重的河南大多数地区处于千里荒野的状况,数百万人口正在向湖北迁移,侯家的现状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其余的像李邦华、范景文以及各部司的堂官等人,大多数都算不上官绅大户出身,相信他们对此事也不会太过反对,就算有意见也要看皇帝脸色。

  随着流贼建奴的相继覆灭,加上几年来种种举措施行后,不管是官吏还是黎民百姓都从中得到了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