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9章 下江南、国子监_红楼之公子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旧矗立于宁府,即便抄家,也不会毁坏的,过年节属贾蔷最忙乱奔波。

  除夕祭祖那天,分昭穆排定,贾敬主祭,贾赦陪祭,贾蔷献爵,贾琏、贾琮捧帛,宝玉捧香,贾菖、贾菱展拜毯、守焚池。青衣奏乐、三献爵、拜兴、焚帛奠酒,礼毕、乐止、退出。

  又尾随到贾母正堂祭拜宁荣二祖遗像、列祖遗影,贾荇、贾芷等从内仪门站到正堂廊下,小厮站仪门外,槛外男性,槛内女眷,男性捧菜,女眷一一按长幼尊卑传至供桌。

  各自归位,左昭右穆,男东女西,等贾母为首拈香下拜,文字辈、玉字辈、草字辈,乌拉拉跪了五间大厅、三座抱厦,内外廊檐,台上阶下,花团锦簇,鸦雀无声,环佩叮当,香烟缭绕。

  鲜花著锦、烈火烹油。

  此后流水席、鞭炮爆竹、戏曲烟花、酒水茶果,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

  ……

  绕梁的昆腔软语十数日不绝,戏班的戏服最是鲜艳夺目,在这朔方北地的豪门大院,在她们一个个优雅的走动手势、冗长的音调、表情的丰富之下,仿佛给人展现了一幅十里秦淮、六朝金粉、今古一月、浙苏绝艳的小桥流水、曲中旧院。

  林黛玉眼眸一眨不眨地听此乡音,不禁怀念淮扬、吴中故地。

  听惯了现代各种音乐的贾琮,对于古典戏曲说不上品鉴,但遇到好听的,他也跟着享享耳福。

  这西路大堂,一片文恬武嬉、盛世风光、豪门宴会之象,十五圆月挂上树梢,堂内堂外的莹莹莲花灯与月光交相辉映。

  在男性席面一方,贾琮向贾赦询问沈镐所说的南下之事,沈镐也有书信给贾赦的。

  贾赦不时打量着鸳鸯的高挑身材,宴会说笑、戏曲声音又吵,他听不清:“琮儿你说什么?”

  贾琮无语,斟酌措辞道:“父亲,儿子是说,府试座师沈老爷致信来,你怎么看南下的事?”

  女性席面的邢夫人挨着这边,听见了,道:“琮儿有了秀才功名,倒是不用开路引,天下各地皆可去得。”

  贾赦的贪婪目光从鸳鸯鹅蛋脸上的雀斑恋恋不舍地收回来,怪儿子扰乱自己兴致,些微不耐烦地道:“不成,不成,苏州路远,不比你去宛平,父母在,不远游。”

  太远了,终是不放心。

  那边贾母问他们谈什么,王夫人隐约听见几句,回了婆婆,贾母思虑再三,前倾地看过来道:“琮儿你这孩子可是静极思动了?咱们家自打进京,除了扶灵南下,也少有回金陵的,何况苏州。你那灵光确是不灵,我细细想来,听说了宛平的秀才、京里的钱老爷,怕你又克到谁了,平白惹祸上身,况且在吴中,你老子管不到你,还不由你了?”

  贾琮表面不动声色,心里暗骂:去你娘的封建礼教!

  贾母公然说贾琮的灵光不灵,抚慰怀中宝玉,不喜之意已十分明显了,偏生贾琮一路走来坎坷连连,斗倒了几个人,她却认为不吉利了。

  三春、宝钗、黛玉、薛姨妈皆不说什么,这时周瑞引领了一个门斗进来,门斗是学政衙门的差役。

  那门斗很知官家贵族的礼数,进来只到堂外,不入内,便拜:“我们学政老爷给府上老太太、爷们、夫人奶奶们问安,过节叨扰了。”

  “送礼也不差你们一家,记账便成,这是过来做什么?”贾母看不上,责问周瑞,周瑞踌躇地说不出来。

  “我们老爷事急,就叫小的传国子监的牌票,贵府贾琮小爷以生员选国子监优贡,麻烦去填写学籍,此事要紧,因此叫小的亲自传。”那门斗不卑不亢。

  国子监?优贡?

  贾母愕然,这哪里不是灵光保佑?国子监优贡一个省能有几人?

  忽然,大总管赖大又匆匆跑进来,来不及擦汗,躬腰道:“启禀老太太、大老爷、大太太,豫亲王府的长府官雒老爷登门来了,奴才请去大堂,说是专为琮爷来的。”

  “什么?豫亲王府?”贾政拍案而起,是好事还是坏事?

  整个大堂的老爷、太太、公子、小姐们静在那里,唯有戏台上的曲声,初春夜里的冷风嗖嗖刮过。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