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7章 王熙凤沦陷_红楼之公子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花样说话,皱眉道:“刘公公,你看让这些粗俗的民众拉船,多俗气呀?书上有种说法,御剑乘风来,除魔天地间,有酒我亦乐,无酒我亦癫,想刘公公您老是何等高雅之人?莫不如顺风而来,顺风而去,引一二文士谈论其间,江南江北必有无数人感念公公之文雅豪放,闻风而来,岂非一桩流传千古的美事?”

  “噢?这倒是不错,本官是何等高雅之人!”刘知远挺挺胸,贾琮又送上一千两银子,刘知远当即吩咐山东民众不用给他当差拉船了,看到贾琮这样“倾囊相交、句句肺腑”,刘知远亦是感动不已,“天下英雄,唯刘知远与贾琮耳”的感慨油然而生,自认为是管夷吾与鲍叔牙、俞伯牙和钟子期的高雅之交了。

  关键皇帝心里怎样看贾琮,他也拿捏不清楚,吃饱喝足,刘知远就恋恋不舍了:“咱家倒是想进德州观光一番。”

  “大可不必。”贾琮巴不得赶紧送走这个瘟神:“德州除了三宝,民生寥落,实在没有太多好处,我刚到一天,州衙送的冰敬炭敬也是可怜。”

  “这样啊,也好,那本官与山海兄,就在淮安,不见不散。”

  贾琮又亲自送他上船,看着宝船渐渐南下,洒泪而别。

  结交好这个监察太监,是贾琮想都没想就要做的事情,将来如果因为分歧彼此上书攻讦,皇帝明显更会信太监,这是贾琮保住乌纱帽不得不做的事情。

  官场是一面筛子,淘汰善良人,剩下的都得或多或少有一点恶棍的本性,不然办不成事。

  此外联络元春,刘知远也无疑是最好的中转站了。

  但是贾琮还是非常不满,司礼监太监胃口太大,没有几十万怎么填得饱?就像万历派出的税监,贾琮仿佛看到了民不聊生的状况。

  现在杞人忧天也无益,晚间再到安德驿站歇了一晚,次日贾琮一行人就启程直奔恩县。

  ……

  走出德州城时,几个妇人无不好奇地掀开帘子观望,但见大街上有人奔走相告。

  “前儿州衙的申明亭贴出了告示,贾御史已到山东,按惯例咱们可以拦轿申冤的,官府处理不了的事,可以告诉御史……”

  一位牙婆碎嘴:“话是这么说,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拦路告状,一般御史老爷都心烦的,除非窦娥那样天大的冤屈,不然张家短、李家长的事,官老爷们才不理你……”

  一个挑担的插嘴道:“哎呀我说薛婆子,前面运河的事,你没听说吧?新任的这位御史大人,请了刘公公一顿饭菜,那些拉船的,就全放了,这位姓贾的御史大人是个好人。以前传的,为了黄河水患,冒死上书的,就是他,如今巡按三省,是咱们的福气,但有天大冤屈的,赶紧拦路告状才是正经……”

  官府贴告示,水手、纤夫、货郎、客商又口口相传,几天之内,都不用贾琮自己造势,他的好名声就传遍德州。

  恐怕贾琮自己也想不到,他不过是一个无意中的小小举动,便有大量德州人回家给他供上香案,天天祭拜祷告。

  金贵摇摇两条小辫子,惊叹道:“小姐,琮爷官声真好,那么多人叫他青天大老爷……”

  “他才不是什么好人……”王熙凤有些怨气地放下帘子,自己也不察觉,其实对贾琮的怨气已经不那么重了。

  到了恩县之后,到达高唐州的母亲陈氏派人返回来给她送信,王熙凤才得知哥哥王仁已经被东昌府高唐州的鱼丘驿站的人阻住了,并且扣下了贾巧。

  这时她重重地松了一口气,放下心来,贾琮还是答应她,帮忙办了这件事,不过一旦到达高唐州,从此她和贾琮恐怕没有见面的机会了,明明是摆脱了一个暗恨数年的人,可她此时却怎么也恨不起来了。

  “他本来就不是好东西,我想他干嘛啊……”王熙凤摇摇头,想努力抹掉这个人的影子。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