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6章 拦路告状、信誉危机_红楼之公子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再撵走的,要是人人都来拦路告状,御史们还办不办事?交不交差了?

  “贱妾杜氏,今儿接到丈夫自杀消息,往韩将军庙,民妇夫君死得不明不白,请巡按大人做主!”杜氏旁若无人似的哭泣,她好歹是官家老婆,镇定本事有几分,胆子也够大。

  哗!

  围观的山阳民众顿时一片哗然!青天大老爷李知县居然死了!

  三个官员也是面色大变,一个朝廷命官死了,这是能随便了结的事吗?搞不好引火烧身!

  而心情最不好的就是贾琮了,这事他责无旁贷,怎么刚刚到巡按第一站就出事了?这把火太旺了吧?

  贾琮快速隐藏了难看的脸色,心思计较起来,如果是滑头的做法,这件事他一来就可以推掉,让淮安府、江苏按察司先查案审案,毕竟是人命案子,还是朝廷命官,最终还是三法司来定,和自己没关系……

  他在地方司法的任务,仅仅是吊刷案件,做好了,自己也牵扯不深。

  但一路所见,李毓昌做事还是挺好的,官声也不错,贾琮内心的天平艰难不定地摇摆了一番:“案发现场有多远?此时情况如何?”

  “回大人,不过一盏茶时间,贱妾已叫人封锁了。”杜氏仍旧跪着不肯起来,这也不是她唯一的希望,若是贾琮不理,她也可以进京告御状。

  封建社会允许平民告御状,但是无论打赢与否,都要被流放,得不偿失。而杜氏不同,她是命妇,是有朝廷文书印信的。

  “家夫死得冤枉,原本就好好的,正在忙着赈治灾民,怎么说话就上吊了呢……”杜氏泪水不绝,回头看看三位大官,那三人甚是镇定。

  贾琮暗赞她一声聪明,道:“府台何在?此案本官亲自受理,麻烦派府衙刑书和仵作过来。”

  “大人,本府也事先不知治下发生这等事,这接官亭……”

  “仪式就不必要了……”贾琮认为这个新闻联播根本没什么卵用,就像米国总统上任要来个装逼一样,说那么多还不如赶快做,而且大庭广众之下,他如果真推辞掉,那也太失民心了。

  “那本官等在清江浦塔楼恭迎大人……”鲁廉宪眼珠一转,他的礼还没送上去呢。

  巫舟一言不发,虽是心怀鬼胎,有那么一点心虚,但是李毓昌违反的是整个江苏官场的利益,贾琮的三省御史就算名头再大,也撼动不了整个省的官场,在这个方面,他只要打点好按察司,就胜局大定。

  朝廷命官杀害朝廷命官,这种事并不罕见,清朝张集馨《道咸纪闻录》记载过真实案例,乾隆年间还有耸人听闻的府台杀道台,为了共同利益,就算朝廷命官,又算什么?

  ……

  近城市集的韩信庙,贾琮风风火火赶来的时候,一行人只见李毓昌吊在横梁下的布条,脚下凳子踢翻,贾琮命令刑书记录,又把李毓昌放下来检查。

  “死前明显有过挣扎状况……”仵作吞吞吐吐地回禀:“据面相来看,是上吊而死……”

  贾琮摸摸李毓昌脖子,眼神一冷:“吊死的勒痕是这个样子么?让开!”

  那仵作尴尬而又恐惧地退后,贾琮又问李毓昌今天的情况,杜氏抑制了悲痛,只是双眼无神:“他说要出来应酬,就是迎接大人的,家夫很钦佩御史大人的直名,他还是和大人同一科的进士……”

  “倒是同年了,亲信随从呢?”

  “贱妾也怪异,他本来带了十几个人出来的,但是除了李祥,其他莫名其妙地去了赌坊。”

  “李祥在哪?”

  “听说家夫一死,卷铺盖准备另寻主家。”

  贾琮命令道:“孙福,传我手令,叫淮安知府发动衙门差役,把这个李祥揪出来!”

  与此同时,淮安民间满城风雨,在遭受水患的同时,有一种谣言散发出来,贾御史是个灾星煞星,一来就受贿索贿,传说在山东就打包了几万两,是和刘公公一样的灾星,李毓昌之所以自杀,就是送不起礼物。

  第二天就谣言满天飞了,淮安民众本不熟悉贾琮,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民间几乎坐实了这种说法。

  这把火烧着烧着,烧到贾琮屁股上了。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