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章 何为义商,你白日做梦_我真是大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说价格,同样是锡汞齐法,大明卖得就比你便宜;要说品质,大明还有银镜超过你。

  在镜子的大小上,朱由校也进行了划分,使价格能拉开差距。

  巴掌大的锡汞齐镜子一千二百两,书本大的两千两;银镜则分别是三千和五千两。

  而这还是零售价,给经销商的供货价则要减去三成。也就是说,你能按照零售价卖出去,只是一面镜子就至少能赚四五百两。

  “圣上只赏赐了朝鲜一面,倭国的德川秀忠和德川家光和一面银镜。”吴铮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说道:“国内的销售商已经确定,这销往海外,就要多多倚仗二位了。”

  李旦微微颌首,颜思齐点了点头,二人听明白了,也意识到这是个发大财的机会。

  倭国银子多,大名也多,号称三百藩。而领地超过万石的也大有人在,但因为不是大名,领地不能称为藩。

  也就是说,以最少的购买量,也就是一藩一面的话,那就是三百;要是加上有万石领地的,数量就又会翻上一番。

  何况,这么好的镜子,会只买一面?那是不可能的。就德川幕府吧,不买上十面八面的,好意思领导那些大名吗?

  李旦和颜思齐的目光碰到了一起,谁也不主动移开,争抢的意思很明显。

  “除了倭国,还有南洋,还有西夷。”吴铮不紧不慢地说道:“万岁的意思,倭国的市场由二位独占,南洋由其他海商销售,西夷嘛,让他们来这里直接购买。”

  李旦收回目光,望向吴铮,拱手道:“既是万岁的意思,敢不遵旨而行。”

  吴铮摆了摆手,说道:“还不是那么简单。”

  停顿了一下,吴铮看着李、颜二人,郑重地问道:“二位可知何为义商?”

  …………………

  “卓哉弦高子,商隐独标奇。效谋全郑国,矫命犒秦师。赏伸义不受,存公灭其私。虚心贵无名,远迹居九夷。”

  当新的一期《大明论坛》呈现在人们眼前时,“义商”这个名词的出现,开始刷新人们的认知。

  无商不奸,义不从商。即便是在后世,对于商人的定义和评价,也经常用上这两句话。

  说白了,商人就是唯利是图,黑心敛财之辈。什么道义,在钱财面前,根本不是商人应该考虑的事情。

  但现在,朝廷,或者是皇帝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把“义”加进了区分商人的标准。

  何谓“义”:诚信守法,忠君爱国,乐善好施,回报社会……

  通过这个对“义”的定义,很多人才明白为何李旦和颜思齐会被授民爵,会得到皇帝赏赐的这份尊荣。

  上海开埠、港口建设,多赖李、颜二人的慷慨出资;购粮输台,运送移民,这也是响应朝廷号召,出钱出力。

  而且,李、颜二人近期又派出船队,前往南洋诸国运粮。据说是直接海运至辽东,以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