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二十四章 无题_我真是大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冲刺串讲听完,还有一周,进入做题训练中。给自己加加油,也请朋友们多多谅解。

  ……………………………..分隔线………………………………..

  战场上的因素是动态变化的,有利和不利也在相互转变。

  海城河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阻碍建奴,有利于明军的向前推进;但推过海城河之后,对于明军来说,又有了不利的方面。

  但这种不利,对于朱由校来说,往往会有所扩大。毕竟,他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场,没有前线指挥官的那么多经验。

  如果从熊廷弼来看,海城河既不宽,又不急,凭明军的能力,搭设浮桥并不困难。

  当然,数万人马向前推进,粮草物资的运输补给肯定会增加很大的压力。所以,他也需要一些时间作充分的准备。

  同样,毛文龙也在调兵遣将,也在进行着准备。

  这样算下来的话,朱由校觉得两下发动的时间离入秋也就不太远了。如果能取得战果,形成更有利的态势,倒也不影响二人入京述职。

  二人之间的芥蒂,也是朱由校所担心的一件事情。平辽到了关键时期,借着入京述职,朱由校也想借机解开,使得将帅同心,以竟全功。

  如果不是有大灾害步步临近,朱由校也不急于在辽东取得决定性胜利。

  就依目前的军事形势,辽南四卫已占其三。从长期来看,建奴龟缩辽沈也只是另一种坐以待毙的方式而已。

  辽南四卫的土地肥沃,盛产粮食,后金未背叛明朝之前,“奴寨山林丛密,可耕地少,一切米粟皆取给金复海盖之间”。

  且“辽左东征,余兵多聚金复海盖间,烧矿为业。皆夙善射骑,亲冒矢石,与市人自异。且久挫骤用更觉感奋宜命将招以资冲锋之用可也”。

  由此可见四卫之地对于整个辽东地区而言,是一个经济上十分富庶、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的地区。

  如今三卫在手,海州亦成两军对峙角逐之地,建奴已无法从此地得到粮草米粟的补充。

  如果不出所料的话,两年没有得到抢掠收获的建奴,在今年冬天就会陷入缺粮的境地。每拖一天,情况则会更加严重。

  其实,这也是朱由校坚持要在明年冬春发动攻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只要保证进攻的持续性,数月时间就差不多会让建奴耗尽物资。

  所谓“无粮自毙”,当然是有些夸张。但建奴四分五裂,陷入困境,却是可以预见的事情。

  “陛下——”张嫣给有些心不在焉的皇帝挟了菜,微笑着说道:“这是臣妾命宫人腌制的小菜,爽口开胃,臣妾甚是喜欢。”

  朱由校回过神来,点了点头,吃到嘴里果然不错,笑着说道:“听宫人禀报,月前宝珠害喜得厉害,最近倒是少了。难道,是这小菜的功劳?”

  张嫣听到皇帝一直在关注,又叫着她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