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五十六章 辽人盼归_我真是大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到举国之力,皇帝已经多次提出这个概念,但大明的百姓并没有太过强烈的感受。甚至是,感觉日子比以前还要多过了。

  因为战争,因为财政不敷,而向平头百姓增赋加税,历朝历代都不鲜见。

  但到了天启朝,却完全反过来了。朝廷是缺钱,可把针对的目标放在了贪官污吏、权贵藩王、地主豪绅身上。

  几年来,在一波一波肃贪的行动中,落马的官吏数都数不清;清丈田地、重修黄册、惩治偷漏,又干翻了很多地主劣绅奸商;权贵藩王的日子也不好过,折俸之后,所有封地和盐铁等特权全部收回……

  而这就是皇帝所说的“举国之力”,不是向平头百姓索取,而是从富人身上搜刮。

  没错,贪官污吏、权贵藩王、地主劣绅和奸商,都可以定义为富人。打翻一个,比压榨一千个、一万个老百姓得到的还多。

  “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皇帝真的做到了这一点。

  没有增加老百姓的负担,仗该打的打,建设该搞的搞,屯粮备荒也没耽误。不从有钱人身上抢,哪还有别的办法?

  谁让那帮家伙为富不仁、违法乱纪呢?再说了,朱由校担心平头百姓揭竿而起,却一点也不认为富人会冒风险造反。

  既然没那个胆子,朕的皇位就稳稳的,那还怕什么,逮住了狠劲宰就是。

  正因为皇帝不薅老百姓的羊毛,专砍富豪的羊肉。几年来的平辽战争并没有给老百姓增加负担。

  现在,到了决战的时候,多数老百姓的生活还比以前更好了些。

  二丫她爹大早就赶到了京城外的指点地点,几天前就贴出了告示,金天是放牌租车的日子。

  那四轮马车在京城里已经见识过了,有一匹马拉的,更多的是两匹马的。车厢象个小房子,里面有一排或两排座椅,后面有个车斗能装行李箱笼。

  新生的事物都是有权或有钱人先体验,新式马车也不例外。

  皇帝就赏赐了徐光启、孙承宗、李起元等重臣,装潢精美,车厢上都有标记,与富豪们买的又有不同。

  金属的车轴,有弹簧减震的车厢,小窗户上还镶着透明的玻璃,从路上驶过,就显得那么尊贵不凡。

  可谁能想到,这样好的马车,竟然会成为一个行业,会成为皇帝扩大就业的选择呢!

  也没几个人会想到?这是皇帝把科技应用于实践的又一个尝试。

  而且,精钢车轴、减震弹簧能够应用于车辆?更是煤钢联合体在生产技术和产量上的大幅提升。

  “钱带了吗?保人的担保文书呢?”旁边传来了压低的询问。

  二丫她爹下意识地摸了摸怀里?硬硬的是银币,还有担保文书?他的心才算安定下来。

  尽管来到京师后,有亲戚帮衬着?二丫也懂事儿能干?又是烤地瓜?又是卖渴水,没饿着,也没冻着。

  但一个大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