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九十四章 南海,东海_我真是大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次攻城掠地的大行动,皇帝重视,沈有容和众将又岂敢怠慢?

  真金白银砸进去多少,他们心中有数。投入越多,期望越大,只要让万岁满意,晋升封爵就在眼前。

  至少,沈有容能得封爵是肯定的。而且,这很可能是他的最后一战,这么大的年纪,就算皇帝想用,沈有容也感觉到有些力不从心,战后便要呈上辞疏。

  只是,谁能接替他,是个大问题。

  海军发展到现在,满打满算也不超过十年,为了追赶世界潮流,沈有容禀持着皇帝的意旨,大力招募提拔年轻将领。

  尽管现在象郑芝虎、甘辉、洪旭等将领已经成长起来,并具有了实战经验。但从年龄和资历上,当海军司令还是差点。

  而从兵部或武学调任的话,又缺乏实战经验,且与这些年轻将领不一定能融洽相处。

  皇帝有些发愁,沈有容也是一样。辛辛苦苦建起的海军,交到不称职的官员手中,皇帝不放心,沈有容也心疼惋惜。

  郑芝虎、甘辉、洪旭等年轻将领也是看到了这样的局面,都在拼命表现,征伐吕宋便是最好的机会。

  其实,按照资历来算的话,现在的东海舰队司令张可大,应该是个人选。只是在皇帝看来,实战经验的欠缺,是他的硬伤。

  而且,张可大还有自己的任务,正在努力完成。

  釜山港,东海舰队的五十余艘战舰停靠在港口内,岸上是整齐的房屋,有宿舍、仓库,还有哨楼。

  通过朝廷的谈判,东海海军租借了釜山港,作为向库页岛进军的中转站。

  青岛或天津、旅顺、皮岛、釜山、海参崴、库页岛,这是皇帝规划的东海海军的开拓之路。

  尽管相比于南海海军的军舰和兵力,东海舰队只有百余艘战舰,陆战队只有三千,总兵力不过两万。

  但在战事等方面,却也是极少。就连缉私捕盗,也是越来越少。

  皇帝尽管也有差使交给东海舰队,却没有太紧的时间限制,基本上由东海舰队自己看着办。

  张可大也是个稳重的将领,参加过平辽大战,却主要是运输人马和物资,并没有海战的机会。

  所以,他是稳扎稳打,一步步地向北推进,逐渐实现皇帝的设想。

  釜山港租借了一半,实现军管,张可大便一边屯积物资,一边派出船只,甚至亲自己出海,向北巡航探路。

  随着春暖冰融,张可大又要率船出发,再次探察海参崴,并向朝廷奏报,在海参崴建立海军基地的可能。

  海参崴位于阿穆尔半岛顶端的金角湾沿岸,自西南向东北伸入内地。海湾四周为低山、丘陵环抱,形势险要,算得上是一个天然良港。

  这是张可大派出的舰船第一次探察的结果,可海参崴也有一个问题,便是它不是不冻港。在十二月中旬到三月,有一百多天的结冻期。

  如果在后世,借助于破冰船可以助航。但在那个时代,却等于是封闭了港口,与外隔绝。

  张可大此番出海,除了探查海参崴之外,还要对图们江入海口进行考察,争取打通辽东的出海航路。

  。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