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九章 朝堂惯例,罢官良招儿_我真是大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俺是皇帝耶,一周双休,不过分吧?

  朱由校从王良妃那里回到乾清宫,看着书案上的几撂奏疏,不禁轻抚额头,还是停不下来呀!

  “念吧!”无力地挥了下手,朱由校斜倚在椅中,心情不是很好。

  刘若愚已经把奏疏分类,指着其中几份请示道:“陛下,这是弹劾兵部尚书张鹤鸣的。”

  朱由校抿起嘴角,感到了几分快意,说道:“都有谁呀,把名字报一下,内容就不用念了。”

  明制,朝官一经言官弹劾,不论虚实,即须先上疏辞官,弹劾不当,再由皇帝慰留。

  因此,言官得以任意弹劾,以遂其私,朝官也结纳言官,以攻击对手。

  兵部尚书张鹤鸣倒是恋栈权位,但有人弹劾,还不是一个两个,他也得走这个程序,正好遂了朱由校的心思。

  刘若愚翻看着禀报道:“给事中刘弘化、惠世扬、周朝瑞,御史江秉谦、何荐可、谢文锦,还有辞官归乡的原吏部尚书周嘉谟。”

  “都是什么罪名啊!”朱由校的手指轻快地叩击着椅子扶手,声音愈发清朗起来。

  刘若愚正拿着周嘉谟的驰疏,便展开说道:“周嘉谟弹劾张鹤鸣主战误国罪。”停顿了一下,他又挨个奏疏进行禀报。

  朱由校抬手制止了刘若愚的禀报,说道:“邸报明发,交内阁廷议。”

  刘若愚应了一声,全部照办,心中明白,圣上如此处置,根本不给张鹤鸣脸面。张鹤鸣若知机求去,或许还能脱罪致仕。否则……

  有王化贞这个吹牛大王,拿下张鹤鸣不在话下,就等着有人弹劾呢!要是没人,朕就自己找。

  而首辅叶向高,是王化贞的座师,在“经抚不和”中也倾向王化贞,也有失察之过。

  按照当时的朝堂惯例,叶向高也是要上疏请罪并请求解职的,朱由校顺水推舟,就又能打发走一个。

  挺好,这样挺好。不兴大狱,不罗织罪名,咱就实打实的来。跟文官集团斗,要耍阴谋诡计,那都是欺负你们。

  朱由校心中盘算着,怎么把赵南星也拿下,让内阁多腾出几个位置。

  “万岁,给事中傅櫆劾赵南星‘紊旧制,植私人’……”

  耶,正想招儿呢,天上掉下个粘豆包。

  朱由校精神一振,也不听刘若愚念完,便摆手道:“明发邸报,交内阁廷议。”

  刘若愚暗自咧了下嘴,皇上这般布置,等于是又赶走了一个。

  没错,这就是当时的政治传统,或者叫朝堂惯例。

  官员一旦被人弹劾,通常的做法有两种:一是上疏自辩,二是乞休请辞。

  如果一开始,皇帝就倾向于被劾官员,往往会留中不发,也就是把弹劾的奏疏压下;要是连篇弹劾压不住,皇帝也会在官员乞休请辞时,慰勉挽留。

  而朱由校把弹劾奏疏明发邸报,虽然没有明确表示倾向,好象是付之公论,可也会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