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风流_帝王业(帝凰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出身于琅琊王氏。琅琊王氏,自我朝立国三百年来,一直是士族首领,在门阀世家中声望最隆,与皇室世代缔结姻缡,执掌朝中重权。王氏一门,历代鸿儒高士层出不绝,留下传世的才名,深受天下仕人景仰,衔领文藻风流,是为当朝第一望族。自王氏以下,谢氏、温氏、卫氏、顾氏,四大望族同为中流砥柱,使士族外戚在朝野的权势不断扩张,鼎盛之际几乎可与皇室比肩。士族高门的风光,一直延续到先皇时期。

  先皇登基之初,三王夺位,勾结外寇发动叛乱。那一场战争整整打了七年,士族精英子弟,近一半都参加了这场战争。太平盛世之下,谁也没有想到,那场仗会打得这么久。鲜衣怒马的贵族子弟只想着驰马沙场,建立不世的功业。然而连年征战,民间农耕荒废,田庄荒芜,百姓流离失所,更遭逢经年不遇的大旱。七年战乱,死于饥荒和战乱的黎民数以万计。许多年轻的士族子弟,将他们滚烫的热血和鲜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疆场。这一场浩劫过后,士族元气大伤,大片田庄被毁弃,世族不事稼穑,代代依赖田产农租为业,很多失去了财力支撑的世家,再无力支撑庞大的家族,门第倾颓于一夕之间。

  恰逢乱世之际,寒族出身的鍕人却在战争中因为鍕功累升,迅速扩张势力,掌握了庞大的兵权,一反我朝数百年来“重文轻武”的策略。昔日备受轻慢的卑微武将,逐渐站到了权力的顶峰。当今皇上登基之时,北方突厥与南境邻国时时滋扰,边患不断。经年大旱之后,国库空虚,疫病横行,穷极生恶,终于在建安六年酿成十万灾民暴乱。各地官吏趁乱中饱私囊,大行舞弊之事,鍕中武将趁征战之机扩充实力,拥兵自重,以鍕人为首的寒族势力渐渐占了上风,逼得朝廷步步退让。

  那个煌煌盛世的时代,终于一去不返。数十年争斗下来,几大世家纷纷失利,权势不断旁落。唯一还能够屹立在风口浪尖,与之相抗衡的只剩下王谢两族。尤以王氏根基深厚,派系广植,更有庆阳王手握南方驻鍕二十万之众。只要国本尚存,要想动摇我的家族,只怕没有人可以办到,即便是皇上也不能。父亲身为两朝重臣,官拜右相、兼大司马之职,封靖国公。叔父统辖大内禁鍕,官拜兵部尚书。朝野上下乃至各地州郡,广布父亲的门生。王氏历来人丁不旺,传到祖父那一代已经渐趋单薄,如今长房一门只得我与哥哥二人。

  然而旁系族人早已开枝散叶,遍布琅琊故里,乃至京中高门,显职要冲,王氏盘根错节的势力已深深植入整个皇朝的根基之中。我的母亲,是当今皇上唯一的妹妹,倍受太后宠爱的晋敏长公主。姑母身为中宫皇后,母仪天下,一手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