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八十章 方言之弊_明朝好女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收拾的地步,总会有法子的。四书五经我可都是能够倒背入流的,倒背……

  看着手里的墨锭,苏木眼睛一亮,也顾不得什么,忙将其放进嘴里,粘了点口水,在墙上写下“故为政,以仁”五个大字。这算是一种变相的缩写吧,反正中间的字句自己都能背下来。

  然后,又抬手在墙上写下第一题“有一,恕乎!”

  他的考棚位于最外间,一举一动都落到那考官眼里。

  见苏木满墙写字,又弄得如此狼狈,自然知道这个考生究竟在做什么,就有衙役忍不住哈一声笑起来,其他几人也是掩嘴偷笑。

  这书生实在太搞笑,又弄得斯文扫地,考官心中大怒,大声呵斥道:“你这人怎么回事,堂堂名教中人,搞这种怪,成何体统?”

  见考官发怒,一个衙役厉喝一声,提起棍子就朝苏木走过来。

  苏木吃了一惊,背心的冷汗立即就沁了出来。如果考官不许自己在墙上乱写乱画,这么多道题目,自己又如何记得住。

  难道这次考试刚一开始就要结束了吗?

  想到这里,苏木心中乱成一团。

  正在这个时候,那考官却神色一动,摇了摇手,“慢着。”

  衙役疑惑地回头看了一眼,考官道:“罢了,毕竟关系到一个读书人的前程,由他去。”

  苏木这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心中那个考官有些感激起来。

  他却不知道,这个考官在呵斥的时候,忍不住朝苏秀才挂在考舍门口的写板上看了一眼,上面正写着“苏木”二字,心中一动,这才放了他一马。

  原来,在考场中考生难免上厕所这种事情需要解决,但考场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地方,你总不可能在一片寂静中大喊一声:“报告政府,求茅”,惊扰了秩序不要紧,将其他考生的作文思路打断就不好了。

  所以,考生在进场的时候都会领到一个写有自己名字的木板,进考舍的时候就挂在门口。遇到有事需要叫人,就敲敲板子,到时候自然有衙役过来处理。

  看着苏木一张花脸,浑身上下透着狼狈,那考官觉得非常有趣,心下决定等下见了其他考官,将这事说说,也算是一个小小的有趣的插曲。怎么说这个苏木也算是有名有姓的人,弄成这样,倒是一桩趣闻。

  他看了看身边的衙役,收起笑容,说道:“严肃点。”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突然大喊一声:“听不明白,考官大人,你的口音小生听不懂。”

  话音刚落,就有两个衙役飞快地冲到那人面前,破口骂道:“无故扰乱考场,打不死你!”

  就将手中棍子朝前一戳,正中那书生的嘴,直捅得满口是血。

  见考场的规矩如此之大,众人都是战战兢兢,噤若寒蝉,再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考官被那考生这么一打搅,面色铁青地念完所有题目,这才一挥袖子,转身离去。

  用这种方法,他很快将剩余的其他题目都记了下来。

  这才松了一口气,飞快地磨起墨了,却不想自己刚才不用地将墨锭朝嘴里塞,早就将一张脸弄成了花猫。

  这次乡试同以往一样,第一场乃是《四书》文三题、《易》四题、《书》五题、《诗》四道、《春秋》四题、《礼记》四题。

  这其中,《四书》文三题是必答题,都需要做。至于后面的《易》四题、《书》五题、《诗》四道、《春秋》四题、《礼记》四题,则每书只选一题即可,并没必要每题都作。

  加一起,这第一场就有八篇八股文。

  每道题目都必须在三百字以上,可只要是作过八股文的人都知道,一篇文章若想写完,就算你字句再凝炼,也需八百字。

  平均下来,一篇大约是千字出头。

  七篇文章,加一起七千字,加上构思和草稿,需要在三天之中完成,时间并不太宽裕。

  苏木只顾着抄题目,倒没时间去审题。

  苏木顾不得同情那个没听明白考试题目的士子,手脚麻利地磨好了墨,费了半天工夫才将题目抄在草稿纸上。

  等一切弄妥,天已经朦胧亮开,他这才松了一口气揣摩起考题。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