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十四章 打题_明朝好女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性和书法。若是一字写错,或者考卷上有污迹,整张卷子就要作废。”

  “啊,默写?”

  韶泰:“子乔你的行书很好,卷面应该没有问题,但须注意,得用标准的三馆体,考场之中,由不得你挥霍才华。至于五经文若记不全,那也是没法子的事情。”

  苏木一笑:“恩师放心,学生定然不会给你丢脸的,不就是五经文而已,苏木早就背得溜熟了,要不你出个题目现场试上一试。”

  呵呵,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这还不简单。以前那个苏木虽然脑筋不灵光,可十多年下来,却已经将这几本儒家经典剩吞活剥地记了下来。若是出别的题目,我苏木或许还真要抓半天头皮,可默写,这不平白送分给我吗?

  韶泰见苏木如此自信,一张请水脸终于露出一丝笑容:“这样就好,若是如此,这一关你就算是过了,唯一担心的就是两道八股小题。我同知府也认见过几次,对他的学问和脾性也有些了解。我拟了二十道题目,你拿去作好交来,我批改之后,你仔细背下。”

  说着,就将一张写满的字的纸条递了过来。

  苏木接过来一看,全是〈论语〉上的句子,可以说,这本书的重点基本上都被韶泰一网打尽了。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打题?”

  实际上,打题这种事情在后世也很正常。任何一个老师,在学生参加高考之前都会圈出重点,甚至拟出题目让学生作好背熟。是否能够准确猜中高考题目,也是衡量名师的标准,后世的的黄岗中学就有一批这样的高手。

  而打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你得弄明白出题人是什么性格,又什么出题习惯。不同的性格的人,出的题目也不尽相同。有的人注重基本功,出的题目多是最最基础的学问;而有的人则在意考生的才华和急智,专出偏题难题。

  因此,尤其是在院试和乡试这种重要的考试时,中央一旦派下考官,地方上的缙绅名流官员都会试着同他们接触,以便摸清他们的脾气,好对症下药,猜中题目。

  韶先生本就是县学教喻,老举人出身,干了一辈子文教,加上又认识知府,肯定知道知府出题的思路。

  又这些题目得知,知府大人肯定是个〈论语〉达人,出题范围肯定也在这本书里。

  知道这一点,接下来的考试就容易了。

  苏木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他现在的文言文写作也算是过关了,不会犯低级错误,文章也作得四平八稳。可真上了考场,同整个保定府的精英比起来,也算不得什么。

  有了韶先生出的题目,再经老夫子的修改润色,背得精熟,进了贡院,也不需要全中,只要猜对一题,这场考试就算是过了。

  苏木不禁感慨:有良师在,少走弯路,少奋斗二十年啊!

  就是题目太多,写起来麻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