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66章拍脑袋决策_重生七零美好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差遣的也就只有公社干部了。

  向荣新能咋办?只好朝盈芳和向刚俩口子使眼色。

  最后,钱教授被盈芳请去鉴别一件社员家里找出来的斗缸,说怀疑是某朝古物。

  待钱教授兴致勃勃地来到社员家一看,哪是什么古物啊,就五六十年代出厂的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斗缸。

  逗他玩呢嘛这是!

  知道真相的盈芳,暗地里吐了吐舌,这鉴宝速度也太快了吧。不愧是教授,不好糊弄啊,看来只能出撒手锏了。

  她把教授请到自家,拿来床头柜上那盏擦拭得十分亮堂、保存也相当完好的珐琅彩台灯。

  这是早几年跑废品收购站淘来的。早先喜欢归喜欢,但绝壁不敢拿出来用,怕被人扣上一顶小资的帽子。如今改革开放了,类似的古物成了抢手货。

  盈芳喜滋滋地拿了一件实用的藏品出来,经向刚一通修理后,摆在床边上,偶尔晚上看书还能照照。

  钱教授见她居然把前朝皇室用过的珐琅彩台灯当成普通台灯照明,恨铁不成钢地骂她败家。

  盈芳:“……”

  后悔拿这个给教授看了。

  那厢,向刚则陪着在座各位喝了几盅。顺势聊起古遗迹的开发以及后续的安排。

  省委一把手一高兴,拍板道:雁栖大山要是能得到开发,宁和县一准发展起来。干脆在这儿建个省级博物馆的分馆得了,主题就是现成的前朝遗址。附近村寨如果发现此类遗迹,也有个负责的管理部门……

  酒喝至尽兴,连分馆的具体选址、建造等,都一一落实了。

  盈芳回家路上听男人一说,简直无语了。

  这是不是就是人们常说的“拍脑袋决策”?灵光一闪,一个方案就出来了。

  “娘,为什么不建个动物园?雁栖山里小动物也很多啊。”暖暖趴在向刚背上,睡眼惺忪地问。

  阳阳也说:“就是嘛!动物们多可爱。博物馆有啥好玩的呀。”

  盈芳拍了一下儿子的头:“博物馆不是让你们撒丫子玩的。”

  “那就更不好玩啦!”阳阳没趣地扭头,对晏晏说,“我们还是继续我们的计划吧。”

  向刚好笑地问:“你们啥计划呀?说来我听听。”

  “不告诉你!这是属于我们兄弟俩的秘密。”阳阳人小鬼大地说。

  “臭小子!”屁点大,就有秘密了。

  向刚和媳妇儿相视一笑。

  次日,各级领导干部带着当地最出名报社的记者,跟随馆长和钱教授进山视察、采访。还到泉水潭和竹林合了个影。

  这些照片,将来都要挂在博物馆大厅里,向大家讲述古遗迹特色主题馆建立初期的故事的。说不定还是一份宝贵资料。

  盈芳听领导干部们左一口“博物馆”、右一个“博物馆”,心道莫非来真的?省里真打算在这儿建博物馆分馆?要是真的,那感情好。等毕业,她是不是有机会申调到这里工作?

  “位置挺隐蔽的啊,进出麻烦了点。”

  才走了一程,挺着啤酒肚的干部们就开始气喘吁吁了。

  馆长心里偷笑。想当初他第一次跟着盈芳进山,也累得不轻。

  如今能脸不红、气不喘、脚下步履轻盈,全靠这段时间和老钱一起,每天进出山谷锻炼出来的。

  向荣新则是干惯了农活,对这点路不在话下。

  不过他是东道主,好歹要附和几句:“确实远了点。这不考古队正和咱们公社合作,准备修一条比较平整的山路。”能骑脚踏车、推拉板车的那种。

  事实上,这项合作已经达成。

  雁栖公社的社员有活干了。

  农忙过后,地里的活本就不需要时时伺候,每天早起去干俩钟头,傍晚再去料理一会儿就差不多了。白天还是挺清闲的。

  听说山里有什么前朝遗址要开发,要从山脚到遗址铺一条方便上下山的路,个个自告奋勇地来报名。背点石头、运几筐山土就有钱赚,谁不乐意来啊。

  不止本地社员,隔了几里路的隔壁公社,都派人跑来打听了。

  3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