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一十四章 风景_隋末之万钧之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渊将板子高高举起又轻轻放下,名义上让秦王去调查,实则等于放弃了追查真相。

  这个结果是在很多人预料之中的,哪怕李渊是皇帝,但有时候也不得不妥协。

  在宫中“修养”的秦王重新走上前台,不过这一次不再带兵,皇上也没提兵权的事。

  李世民的部下,一部分被李孝恭节制着,拉到了函谷关方向布置防线,抵挡大宁的兵锋;还有一部分驻守在虎牢关,由李神通,李世绩挂帅。

  李唐采取了兵力收缩策略,将洛阳打造成了一只刺猬一样,仅派出不多的兵力维持河北一带的稳定。

  大宁在拿下函谷关之后并未展开进一步动作,这让很多人觉得有些奇怪。

  然而姜万钧却有不得已的苦衷,李唐的兵力几乎全部集结在洛阳附近,差不多有三十多万。

  白山和李靖二人评估过后,认为以大宁当前的兵力,想要拿下洛阳很难,就算集结重兵对洛阳展开攻势,拿下洛阳最少要用半年以上的时间,需耗费数百万石粮草,另外还会造成超过百万之众的难民潮。

  中原大地经过这几年的战乱,早已经是千疮百孔,满目疮痍。

  如果这一次大宁不能一战而下,收复洛阳的时间可能会持续一年到两年之久,那就太可怕了。

  大宁或许能够承受得起,但百姓承受不起。

  眼下李唐治下的百姓,至少比起王世充在洛阳的时候好多了,所以姜万钧也没有那么急切。

  现在的姜万钧必须开始考虑如何才能“长治久安”的问题,他要地,要人,也要民心。

  原本他就不被世家支持,不被士族所接受,再丢掉民心,结果会怎样?

  政令不通,有好的措施也无法执行,百姓对官府充满敌意,盗匪横行,这天下还怎么治理?

  就算始皇帝再生恐怕也无能为力。

  今年西北大旱,让姜万钧感受到了危机。

  或许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原大地上恐怕会天灾不断,而人祸会将天灾无限放大。

  历史记载中,隋末唐初消失的那三千多万百姓,正是在这天灾和人祸“混合双打”下造成的。

  姜万钧需要早做打算,迟一些收服洛阳不打紧,要是等到危机將临,大宁还没准备好,搞不好又要烽烟四起,才是最可怕的。

  未雨绸缪,是应对危机最有效的方式。

  在佛门大考上,姜万钧也算给足了佛门面子,但是里子被他毫不客气的收入囊中。

  秋收刚过,姜万钧立即动员百姓投入到水利建设中来,开渠,引源,打井……

  当李秀宁乘坐的马车过了潼关,看到一群和尚在打井的时候,完全被惊呆了。

  这是姜万钧为了鼓舞士气,提高大家的积极性想出来的措施。

  与其让他们诵经打坐,修道炼丹,还不如出来干点正事。

  姜万钧亲自带头,别人还有什么可说的?

  谁家田里要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