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四章 三年_隋末之万钧之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将天灾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也要避免人祸。

  人心这种东西,说实话,姜万钧真不知道这么多年有没有“进化”,或许有,姜万钧也希望有。否则人间便不值得了。

  皇庄里的占城稻长势非常好,占城稻具有生长周期短,耐旱,适应性强等特点。

  随着第一茬占城稻收割,魏征的脸色终于好转了许多,至少让他看到了希望。

  为了安抚和开导魏征,姜万钧将推广占城稻的任务交给了他。

  如果魏征能够办好这个差事,未来还是有希望做“文正公”的。如果说大宁谁最有机会得到“文正”谥号,姜万钧觉得非魏征莫属。

  姜万钧给了魏征一个保证,不管是以前的,还是未来的,所有过错,都由他这个当皇帝的一力承担,反正他这个“阎王”头衔已经摘不掉了。大宁有忠臣良将,后宫还一个贤后,他做不成圣君也认了。世上从来没有完满,姜万钧也不会贪心的去追求完满。

  至于未来史书上如何记载,姜万钧无所谓。

  “十全十美”还是留给后世某一个“贪心鬼”吧!

  没有了“圣君”的束缚,姜万钧反而更自在一些。

  要不然他也不好,磨刀霍霍向四夷不是。

  政和二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年初的旱灾,年中的涝灾,年末的蝗灾,再加上贯穿一整年的人祸,就像一套组合拳,将各路诸侯按在地上一顿摩擦。

  然而不等人们缓过劲来,新一年的组合拳又来了,被铲翻在地的人们,面对头顶的乱拳,有人躺下就不动了,比如李唐,让摆什么姿势就摆什么姿势。

  还有的一个驴打挺站了起来,然后再次被一个飞铲放倒,比如大宁……

  大宁还算皮实,姜万钧也皮糙肉厚,整整两年都坚持了下来。

  等到了第三年,大宁终于能够站稳身形,开始组织起像样的反击。

  占城稻在这中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占城稻,姜万钧估计每隔上几天就要下一道“罪己诏”。

  经历这三年多的洗礼,大宁不仅向世界展现出了自己的顽强与坚韧,同时也创造了许多奇迹。

  平整笔直的官道,整齐的屋舍,犹如蜘蛛网一样的水道,河岸两旁数不清的水车,以及冒着浓烟的大大小小的炼钢炉,都是这三年来取得的成果。

  最引人瞩目的是那翻修一新的长安城,和矗立在玄武门北边山上的那一座宫殿群。

  姜万钧实现了自己曾经的“梦想”,原来的皇宫被他上交给了朝廷,部分建筑因为逾制不得不拆掉,不过拆掉的木料正好用来建造新宫。

  新皇宫搬到玄武门的北边,占地面积比原来还要大,姜万钧力排众议,以石料和钢材筑房。

  旧皇宫分配给了百官居住,如此一来,百官再也不用抱怨京城米贵,居之不易。

  只要是在京得官员,都有朝廷分配的房子,不过离职后要搬出去。

  但也有例外,那些功勋卓著的大臣,即便离职,也会保留之前的待遇。

  世元历840年(己卯年),大宁政和四年二月初二。

  一场春雨,大地开始复苏,仿佛被人按下暂停键的中原大地,终于完成了重启……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