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章 布置(一)_隋末之万钧之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往的功绩。一个吐谷浑王子够资格了,上报的时候,就说阵斩三万,俘获一名吐谷浑王子,皇上肯定是龍颜大悦。

  现在不用愁了,这个姜万钧还是挺识趣的嘛!

  不过,“慕容尊王”,哼,名字就僭越了,正好用他的人头震慑一下那些羌人。

  “慕容尊王”是不可能活着被送进京城的,万一皇上心血来潮招过去问话,河源郡曾经失守的事岂不是藏不住了?

  还有那些弃城而逃的官员,一并杀了吧,都是群酒囊饭袋。

  什么?还有投降吐谷浑的官员,这是官员之耻,夷三族。

  请功的折子是一定要递上去的,姜万钧可以不贪功,但他刘权不能太黑心。需要隐去的东西,用春秋笔法一笔带过就好,他也不是死脑筋。

  河源郡暂时就不派驻新的官员了,反正登记在册的百姓加在一起还不到六千户,还没关中一个大县大,更不用说和那些上郡相比了。大隋一百九十个郡,八百多万户。一个上郡,至少有几十万户。

  河源郡的人其实不少,可惜,几十万羌人并没有登记造册,自然也不用交税纳粮。

  姜万钧或许不可信,但可用。

  刘权正想自己走了之后,让何人留守。西海郡要举荐一个稳重可信之人,而河源郡,或许让一个有魄力的年轻人来治理也不错……

  白山回来的时候,带了足足数百辆马车的物资,还有两千兵马,外加五千囚犯。这些囚犯都是当年皇上从内地迁来,是用来开荒屯田的。刘权大手一挥,转赠给姜万钧一部分。

  手上有钱有粮有人,这一下姜万钧的腰板也结实了不少。

  “春天就要来了,对于我们来说,有两件事尤为重要,一是兵事,二是农事。兵事我会妥善部署,农事就要仰仗你们了。”姜万钧冲着底下几位文官说道。

  白山经过一番甄别,还是选出了一些能用的人,被姜万钧补充进了文官队伍。

  “羌人不会种地,但可以学。我的想法是,组建一支‘教导队’,由会种地的农民来当‘教官’,制定一套奖罚措施,比如教会几个人种地可以获得什么奖励之类的。对于那些顽固不化,冥顽不灵者,该有的惩戒还是要有的。不愿意种地就去放牧,不愿意放牧就是挖矿,不愿意挖矿就去铺路修桥,用人的地方多得是。身体不太好的,可以浆洗衣服,做一些洗衣服做饭,缝缝补补的活。”关于扩大“教导队”的构思,姜万钧早就在心里打好了腹稿。

  姜万钧一开始组建“教导队”的目的是针对军中将士的,在辽东战场上的时候他便用这样的办法,培养出了现在的班底。现在他打算推广开来,应用到农事上。未来如果有机会,他会继续扩大“教导队”的影响,士农工商,一个也别落下。

  “大人,可是羌人的传统……”

  “放在几千年前人类还裹树皮爬树上摘果子吃呢!大家要不要坚持这样的传统呢?在填饱肚子上的问题上,他们会知道怎么选择是对的。

  对羌人的工作,要有耐心,但也不能裹足不前,一味的释放善意,给予好处,光让他们看到我们的诚意是不够的。如果只是为了骗好处,名义上归附,暗地里却一直谋划着左右通吃,那就不能留着他们了,养虎为患的事我不干,赔本的买卖我不干。我要看到他们的诚意,比如登记造册,比如只保留有限武装力量……”

  “是,大人。”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