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8章 以彼之道_重生电子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贝尔实验室近些年来,在基础研究领域方面的投资正在逐渐减少。实验室更愿意把钱投向应用技术领域的研发,鼓励研究员们开展那些更容易带来利润回报的项目!

  而朱迪文的原子制冷技术,显然不受AT&T公司的青睐,所以他干脆选择另谋出路。除了来香港之外。朱迪文其实还有另一种选择,斯坦福大学之前也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朱迪文如果留在美国,将会成为斯坦福大学有史以来第一位华裔教授。但香港中文大学却开出了更好的条件,不但愿意聘请朱迪文担任物理系主任。还愿意为他建设一个高水平的量子电子学实验室,全力支持其在原子制冷技术方面的研究。

  从洛杉矶飞往香港的旅程长达十几个小时,李轩的波音747专机上。只有他和朱迪文两个乘客。朱迪文借着这个难得的机会,自然希望极力与世界首富拉近关系。如果他能与李轩能成为朋友。那么他以后向东方集团化缘就容易多了!

  只是正在侃侃而谈各种科研界趣闻的朱迪文并不知道,李轩对他的大名可是如雷贯耳!另一个时空中。李轩赴美留学时,正是朱迪文学而优则仕的高光时刻,他被奥黑任命为能源部长,成为全美华裔中最杰出的代表!

  当然,朱迪文另一个重要的成就,正是他之前详细向李轩解释的原子制冷捕捉技术,这让他荣获了199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有史以来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殊荣的第五位华裔。

  当然,现在的朱迪文虽然不能说默默无闻,但除了他研究领域之外的范围,认识他的人还真是寥寥无几。香港志文大学之所以愿意开出物理系主任加一间高水平实验室的价码,是因为他在量子电子学领域的造诣的确很高。朱迪文的加盟能为中大物理学系创建国际一流的量子电子学科。

  实际上中大对朱迪文的挖角行动,背后也有李轩推动的因素。去年,华裔化学家李远择荣膺诺贝尔化学奖,引爆了整个华人科技圈。这位李远择在国内的知名度极低,至少像李轩这样受国内正统教育长大的人,他前世的记忆中对这个人没有任何印象。

  李轩一度还以为是自己的穿越,对历史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实际上这位李远择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泛-绿人士,后来还放弃美国国籍,返回台-湾从政。对这种人,国内自然不会进行宣传。

  不过李轩却因为去年的诺贝奖,联想起了朱迪文这个人物。诺贝尔奖奖励的是基础研究领域,其实很难给东方集团带来直接收益。这也是像贝尔实验室、IBM实验室开始逐步削减基础研究领域经费的重要原因。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市场竞争正变得越来越激烈,这要求AT&T、IBM等公司不得不对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