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九章 瓜分豆剖_西班牙149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应酬的,已经两个多月没有露面了。一些军队的营地也悄悄搬迁了,至于去了哪里,没人知道。

  甚至一个探子惊恐地发来最后的情报,自己可能被监视了。

  证实了斐迪南所言非虚,若昂二世无奈地决定服软了。

  《托尔德西利亚斯条约》之所以谈判那么久,就是因为葡萄牙提出大幅度西移子午线的要求,更以战争来威胁,让西班牙双王非常为难,所以拖了一年时间。而现在,葡萄牙人已经屈服了,不管愿不愿意,他们不得不屈服。

  于是斐迪南的计策收到了成效。战争不仅没有爆发,葡萄牙人不仅接受了西班牙的条件,而且服软的时间比历史上提前了半年之多。

  最终,葡萄牙人无奈地签订了条约。

  1493年12月25日,葡萄牙和卡斯蒂利亚的《托尔德西利亚斯条约》正式签署,条约完全满足了卡斯蒂利亚和教皇方面的要求——

  协议规定两国将共同垄断欧洲之外的世界,并特别将位于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为两国的势力分界线:分界线以西归西班牙,以东归葡萄牙。

  在一个附属条款内,不起眼地安放着葡萄牙人最后一点小小的自尊——非洲海岸的一切权益均归葡萄牙所有,不受“教皇子午线”的影响。当然,大家心知肚明,非洲大陆的所有土地,都在佛得角以东。

  两国的外交人员带着迥然不同的心情去回禀各自的君主。

  1494年1月2日,卡斯蒂利亚以闪电般的速度批准了《托尔德西利亚斯条约》。

  不情愿的葡萄牙人则拖了一个多月,但他们终究不敢毁约。

  1494年2月1日,葡萄牙带着苦涩的心情批准了《托尔德西利亚斯条约》。

  尽管若昂二世认为自己受到了巨大的侮辱,但事实上,两个伊比利亚半岛的国家,凭借着教皇的一纸诏令,签署了一份双边条约,把世界像切西瓜那样切成了两半。而此后的几百年,欧洲诸国没有一个国家对此提出质疑。

  而在实际实施中,这个条约竟然真的被兑现了一半,西班牙真的占领了整个西半球,包括美洲和大洋洲。

  《托尔德西利亚斯条约》作为人类历史上两个国家之间签订过的最富雄心壮志、最感大气磅礴的条约载入史册。

  迫使若昂二世让步的、先礼后兵的“斐迪南的五封信”成了一个传奇和典故,被人们一再提及,当某人被别人的威胁恐吓吓得唯唯诺诺,或者某个大国凭借实力向邻国提出种种要求,人们常以寄出了或收到了“斐迪南的五封信”作比喻。

  历史学家和政治研究学者也对《托尔德西利亚斯条约》及其背后的“斐迪南的五封信”作了广泛研究。大部分学者认为,整个《托尔德西利亚斯条约》的谈判、签订、执行过程,都浸染了两个词汇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