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二章 坐请坐请上坐_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迎秋之日’箴言的郦食其,轻轻咳嗽一声,打断了伏胜的滔滔不绝。

  郦食其看着向他望过来的伏胜问道:“近日咸阳城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说是迎秋之日,天象会有所异常,不知道先生对于此有何看法,是否知晓其中奥秘?”

  伏胜闻言,低头陷入沉思,掐着手指,口中呢喃着低不可闻的语句。

  一旁的孔鲋则满脸紧张,儒学能否在秦庭真正站稳脚跟,就看伏胜今日的应对了!

  扶苏则为自己倒上一杯蜜茶,小口啜引,等待着最后的结果。

  如果这种事情放在印刷机出现的年代里,其实很好解决,找上十几个御用笔杆,写上一些云山雾罩的文章,什么事情都不会发生。

  如果是自媒体横行的年代,找几个明星离婚结婚爆小三,自然也能转移民众的注意力。

  但现在的秦国不行,不单单是民众识字率的问题,而是印刷技术不足以支撑报纸行业的兴起。

  归其原因,在于中文的纷繁复杂,雕版印刷比活字印刷的成本低很多。

  这是因为西方以字母拼写为主,几十个字母按照不同的顺序排列,就组成了上千个词语。

  排版的工匠只需要认识几十个字母和标点符号,就可以无障碍工作,甚至连单词都不用认识,就可以高效且熟练的完成印刷工作。

  而中文的字数太多了,一个熟练的印刷工,首先需要认识几百上千个常用字,然后根据音韵知道字盘里哪个字在哪儿!

  并且还要有好眼神把正确的字从里面挑出来,因为有些字高频使用还得多准备一些,字盘就变得十分庞大。

  抛开印刷业的成本不谈,由此将会产生另外一个问题。

  一个认识这么多字的工匠,为什么不去当官?去劳心者治人?而要在印刷机前治于人?

  所以一直到欧洲的印刷机传入东方之前,中文的出版业主要依靠的是雕版印刷,简单,粗暴,好用。

  就在扶苏边饮茶边沉思的时候,伏胜抬起头,脸上充满了自信的神情。

  郦食其立刻问道:“先生莫非已经知道其中奥秘?”

  伏胜看着他,微笑点头。

  你说呀……郦食其轻轻咬着后槽牙,以目示意孔鲋。

  孔鲋向前探出身子说道:“可否请先生详解?”

  伏胜依然没有说话,只是转头看向扶苏:“陛下可否赐笔一用?”

  确实,保密工作很重要……扶苏微微颔首,一旁的韩让指挥着内侍在伏胜面前摆上条案,放上纸笔。

  俄顷,一张写满了小字的竹纸摆放在扶苏面前。

  他快速跳过前面那些天文上的专业术语,盯着最后的结论。

  “原来如此……”

  原来什么……孔鲋盯着扶苏,一副抓心挠肺的表情。

  这就是陛下说过的谜语人吗……郦食其装作心平气和的样子,但几乎将要拔掉自己胡须的手,还是暴露了他此刻的想法。

  扶苏放下竹纸,微微皱眉问道:“先生所说,有几分把握?”

  伏胜满是自信的回答:“十成!”

  “先生可知,君前无戏言?”

  “我愿以项上人头作保!”

  其实吧,你的脑袋没有你想象的值钱……扶苏收好竹纸,陷入沉思。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