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4章_文坛大神是只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评判项羽的人很多,对项羽的弱点说的头头是道,看着项羽从楚汉之争占尽优势到渐渐败北多是惋惜甚至愤怒。但项羽之死,还是让读者们很是难受。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霸王别姬,千古绝唱。

  论帝王之道而言,项羽的确不如刘邦远矣。但论个人魅力,项羽并不输于刘邦,甚至因为他的专情,他的英雄气概,后世比刘邦人气更高可想而知。

  项羽在乌江边,以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为由,于江边自刎,而后被想要用他的尸体领赏的宵小分尸。

  英雄最终遭此侮辱,让读者们心里怎会好受?

  即使后来刘邦将项羽的尸体拼好并以鲁公之礼厚葬,也无法减轻读者心中沉重的一星半点。

  楚铭写这一段剧情的时候,心情同样很沉重。

  刘邦厚葬项羽可能有政治作秀的因素在里面,但为其哭泣却一定有真心。

  刘邦是真的敬佩这个对手,并真心为其惋惜。

  或许有人说这是胜利者的惺惺作态,但刘邦对项羽是肯定认同的。

  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虽然对项羽多有批判,但却将项羽放入帝王本纪中,项羽成为唯一不是帝王还进入帝王本纪的人,可见司马迁对其评价也绝对不低。

  那些批评,和读者们一样,更多的是惋惜。

  但无论怎么惋惜,项羽的时代终究过去了。汉朝终于建立。

  剧情发展在这里,就只剩下收尾了。

  但这收尾也并不短,没有个二十来万字也写不完。

  刘邦在登基之后,开始铲除异姓王,并定下“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的白马之盟。

  狡兔死,走狗烹。

  如此悲哀,却是常态。

  除了猜忌并大规模铲除功臣之外,刘邦还举兵匈奴,却被围困白登,靠着贿赂单于的阏氏,即匈奴皇后,才幸免于难,而后靠和亲来维系边疆安全。

  楚铭借由刘邦之口,不断感慨“朕无能,无能啊”。

  在封建王朝这个男权社会中,女子地位远不如男子,而男子若不能庇佑妻女,也是无能的表现。

  所谓男子无能,女子和亲。

  楚铭在《大汉》第一部中,只略微的点了一句和亲。

  而在第三部汉武帝中,才会点出两位对汉朝对匈奴政策中举足轻重的两位女子。

  以及那首千百年后,仍旧令人闻之落泪的《悲愁歌》。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

  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

  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而细君公主,仅出塞五年便香消玉殒,埋骨他乡,终其一生,未能返回故里。

  《大汉》的第一部,前面大半部分都是爽文,一个小人物成长成帝王的爽文。

  后面虽然较为压抑,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