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军中侯_汉末皇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加强中央对军队管制的效率,其精简八校尉为五校尉,撤去了中垒校尉,以北军中侯领北军五营,胡骑营并入长水营,虎贲营并入射声营。

  这也就造成今天的北军中侯监管北军五校尉的局面,当然,五校尉虽受北军中候监管,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下属,其职位有些类似于后世的监军,品秩低权利重,毕竟北军中侯才秩六百石,而其他五校尉都是大汉秩比两千石的高官。

  不过,莫看北军中候虽然官秩不高,仅仅秩六百石,却掌控着大半禁军,对京师重地,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就任此职,不仅代表其人能在皇帝心中留下瞩目印象,就是日后外放,也绝对不是一般位置可以打发,比如历史上后来“八俊”之一的刘表,也是在就任北军中侯后有了带兵资历,才能顺势代王睿被委任荆州刺史一职。

  离开雒阳一别经年,朝内诸多人物皆有所变化,伏泉在伏完一番介绍下,和各式人物都打了招呼,这才率领麾下兵马和在场北军诸军一起入得雒阳城中。

  此时雒阳城中的皇宫里,百官也是齐聚朝堂,和坐于上首的皇帝刘宏一起,等待车骑将军宋酆带人迎接得胜凯旋之师入宫。皇帝本人自然不会说亲自出迎臣子了,伏泉毕竟只是按照旨意,快速平定江夏蛮乱而已,这点功绩如果都要皇帝亲自出迎,明显是绝对不符合他的身份的。

  “让父,宫外可有消息?”殿内,刘宏又一次着急的问了一遍张让道,他十分喜欢享受那种打了胜仗,受众臣膜拜的感觉。

  在位已经多年的刘宏,十分喜欢前汉武帝那种坐于深宫享乐,还能运筹天下的一生,并一直以此学习,不过显然享乐他是更甚一筹,而军事就差了些,若不是出了伏泉这个和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一样的怪胎外戚将军,恐怕他根本不可能一次次享受到胜利的感觉。

  因此,为了再次享受被群臣朝贺武事,受天下追捧膜拜的感觉,刘宏这几日连西邸都很少去,就一直在等伏泉回京,将叛贼贼首黄穰献出,授首京师。

  今日,更是知道伏泉要到达,直接急不可耐的让车骑将军宋酆带来一众北军去迎接,这架势不可谓不大,当然,以伏泉的功绩和他外戚的身份来说,倒也是无法让人非议许多。

  “北军中候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监五营。注汉官曰:‘员吏七人,候自得辟召,通大鸿胪一人,斗食。’”

  摘选自《后汉书·百官志四》

  “右属北军中候。本注曰:旧有中垒校尉,领北军营垒之事。有胡骑、虎贲校尉,皆武帝置。中兴省中垒,但置中候,以监五营。胡骑并长水。虎贲主轻车,并射声。”(这个虎贲营并不是虎贲中郎将所统领的虎贲军)摘选自《后汉书·百官志四》

  “上计吏辟大将军府,迁北军中侯,在位十旬,以贤能特选拜荆州刺史。初平元年十一月到官,清风先丘,莫不震肃,奸轨改节,不仁引颈。”摘选自《刘镇南碑》

  “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也。少知名,号八俊。长八尺馀,姿貌甚伟。以大将军掾为北军中候。灵帝崩,代王睿为荆州刺史。”摘选自《三国志·魏书六》

  “上计吏辟大将军府,迁北军中侯,在位十旬,以贤能特选拜荆州刺史。初平元年十一月到官,清风先丘,莫不震肃,奸轨改节,不仁引颈。”摘选自《刘镇南碑》不仁引颈。”摘选自《刘镇南碑》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