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二章 英烈阁和汉奸坑_逆明164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至比朱慈烺屡次篡改祖制的反应还要激烈。

  日次早朝,立刻便有文官在朝堂上当场提出。

  “皇上,臣认为建立英烈阁不妥,国库早已空虚,根本没有银子支撑!”这是一名户部的官员,也不知道是他自己说的还是别人授意的。

  大多数文官都相互对视了一眼,皆微微向对方点头,看样子这些人都是想反对的人,现在有第一个人提出来了,最好!当即,这些人全部上前表示赞同那个户部官员的话。

  没有人敢直接说英烈阁不该建立,大明文重武轻几乎是一种传统,文官们虽然轻视武将,但还真不敢冒着得罪天下军人士兵的危险直接表露出来。

  这些文官们其实是嫉妒,受后世香火敬仰本就是文官们一直以来的追求,大明文重武轻,文官的地位是大大高于武将的,若是英烈阁一旦建立,岂不是代表着文官立马就会被武将们压上一头,在他们眼里,武将可都是一群莽夫,怎么可能容忍武将们从此凌驾在他们头上,必须出来反对!

  朱慈烺自然清楚文官们的心思,笑道:“此言差矣,英烈阁关乎为大明献出宝贵生命的将士英魂,无论如何都是要建立的,岂可因为国库一时告急就不建,这样吧,所有的银子从朕的内努出,朕就是每天吃糠咽菜也一定要将英烈阁的银子省出来,诸位就不用忧心了!”

  众文官当即哽语,一时之间说不出话来,皇上都这么说了,让他们还怎么反对,可是不反对的话,又让他们如何甘心任由武将凌驾在他们头上。

  钱谦益等几个文官大佬这下坐不住了,立刻出列道:“皇上要为阵亡的将士建立英烈阁并无不妥,但若是皇上还要年年去焚香祭拜,规格是否太高了。”

  “再则,为何单单武将有英烈阁,文臣若是同样为大明而死,又该如何处理。”

  “不错,我等若是也为大明而死了,该如何处理,钱首辅这句话真可说到咱们心里去了。”底下文臣们交头接耳,低声议论。

  朱慈烺点了点头:“是朕疏忽了,的确,凡为大明而死者,不管文臣武将都应同等视之,这样吧,英烈阁和汉奸坑要建,同样朕还要建立一个名臣祠,凡得万民爱戴,为大明做出过大贡献的文臣,死后英灵都可迎入名臣祠永受香火,朕也会年年去焚香祭拜。”

  朱慈烺这番看似妥协,实则是早就计算好的,就是为了堵住众文臣的嘴,让他们没有任何反对和埋怨的理由。

  果然,底下众人交头接耳一番后,皆点头表示赞同。

  “皇上圣明,臣等赞同!”

  得百官认同,六部立即全力配合,朱慈烺从内努拨出十五万两银子,两座祠堂和一个大坑很快便建立起来。

  英烈阁一建好,便迎入数十万将士的英灵,香火鼎盛不必多言。

  名臣祠就有些尴尬了,皇上继位以来哪里出现过什么名臣,就算一些文臣们自喻自己是名臣,可是这祠堂是要死后才能进的,他们在怎么也不会咒自己死不是,这就导致名臣祠建好之后,一个英灵也没有,自然也没有人去祭拜。

  眼看着英烈阁上万民众前往祭拜,文臣们忧心重重,

  最后,钱谦益带头上表,名臣祠应迎入王阳明,于谦,张居正,海瑞,杨廷和,刘基等曾为大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名臣。

  朱慈烺当即同意,左右不过那么几人,毕竟总不能真让建好的名臣祠空个几十年没有香火吧。当那些名臣被迎入名臣祠后,看着名臣祠终于有了香火,文臣们的心情终于平衡了。

  随着王阳明,杨廷和等前代名臣被迎入名臣祠,武将们不甘示弱,也提出将戚继光,徐达等历代名将迎入英烈阁,朱慈烺也同意了,至于历代那些战死的将士,因为时间久远根本无可考察,就只能是作罢了。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